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阿尔泰紫菀

阿尔泰紫菀

《中药大辞典》:阿尔泰紫菀

药材名称阿尔泰紫菀

拼音ā ěr Tài Zǐ Wǎn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全草。 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被短毛。叶互生,排列稠密,线状倒披针形或线形,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直径2.5厘米,边缘舌状花淡紫色,中央管状花黄色。瘦果扁平,倒卵形。

生境分部生山坡、路旁。分布新疆、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去甲基川陈皮素。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排脓。治传染性热病,肝胆火旺,疱疹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备注本植物的根,在新疆地区作"紫菀"入药。参见"紫菀"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阿尔泰紫菀

药材名称阿尔泰紫菀

拼音ā ěr Tài Zǐ Wǎn

英文名Herb of Altai Heteropappus

别名燥原蒿、铁杆蒿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根、花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ppus altaicus (Willd.) Novopokr. [Aster altaicus Willd]

采收和储藏:根:春、秋季采挖,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切段;花及全草: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阿尔泰狗娃花多年生草本。有横走或垂直的根。茎直立,高20-60cm,稀达100cm,有分枝,被腺点和毛。叶互生;下部叶条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近匙形,长2.5-6cm,稀达10cm,宽0.7-1.5cm,全缘或有疏浅齿,两面或下面被粗毛或细毛,常有腺点,上部叶渐小,条形。头状花主邓直径2-3.5cm,稀4cm,生于枝端排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0.8-1.8cm,总苞片2-3层,近等长或外层稍短,长圆状披针形或条形,草质,被毛,常有腺,边缘膜质;舌状花约20个,舌片浅蓝紫以,长圆状条形,长10-15mm,宽1.5-2.5mm;管状花长5-6mm,裂片5,其中1裂片较长,被疏毛。瘦果扁,倒卵状长圆形,长2-2.8mm,宽0.7-1.4mm,灰绿色或褐色,被绢毛,上总有腺点;冠毛污污白以或红褐色,长4-6mm,有不等长的微糙毛。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原、荒漠地、沙地及干旱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湖北和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大牻牛儿烯(germacrene)D,丁香烯环氧化物(caryophyllen 1β,10α-epoide),金合欢醉(farnesol),金合欢醇(farnesol),5-O-去甲基川陈皮素(5-O-desmethylnobiletin),左旋哈氏豆属酸(hardwickiic acid),车桑子酸(hautriwaic acid),12α-(2-甲基丁酰氧基)哈氏豆属酸甲酯[12α(2-methyl butyryloxy)-hardwickiic acid methyl ester],12α-二羟基车桑子酸-19-内酯(7α,12α-dihydroxyhautriwaic acid-19-lactone),12α(2-甲基丁酰氧基)颈直假莲酸甲酯[12α-(2-methylbutyryloxy)-strictic acid methyl ester],1-乙酰氧基-11-甲酯基3,7,15-三甲基十六碳-2E、6E、10E、14-四烯(1-acetoxy-11-carbomethoxy-3,7,15-trime-thyl-hexa-deca-2E、6E、10E、-14tetraene)[4],异鼠李素-3-O-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O-rutinoside),芸香甙(rutin),烟花甙(nicoti-florin)[2],狗娃花皂甙(heteropappussaponin)5、7、8[3]。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排脓止咳。主热病;肝胆火旺;肺脓疡;咳吐脓血;膀胱炎;疱疹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麂子草

    药材名称麂子草拼音Jǐ Zǐ Cǎo别名柄叶石松、石根子、石子草、石松柏、盗汗草、白布草、虱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华南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fordii

  • 光风轮菜

    药材名称光风轮菜别名节节花、剪刀草、野仙草、叶底红、红熏草、野香草、铁箍散、泛红草、四季秋、鲤鱼草、野草莳、四季青[浙江]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光风轮菜Clinopodium confine (Han

  • 扇叶阴地蕨

    药材名称扇叶阴地蕨拼音Shàn Yè Yīn Dì Jué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

  • 野烟

    《中药大辞典》:野烟药材名称野烟拼音Yě Yān别名大将军、红雪柳、红野莴笋、红麻菠萝(《云南中草药》),破天菜(《全展选编、内科》),彪蚌法(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桔梗科植物野烟的根或叶。

  • 具苞水柏枝

    药材名称具苞水柏枝别名翁波[藏名]来源怪柳科具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 Royle,以幼嫩枝条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升阳发散,解毒透疹。主治麻疹不透高热,风湿性

  • 大叶狼豆柴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

  • 薜荔汁

    药材名称薜荔汁拼音Bì Lì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乳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随时可采。割破茎皮,待乳汁流出后收集。也可取自叶中。原形态常绿攀援

  • 蝇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蝇子草药材名称蝇子草拼音Yínɡ Zi Cǎo别名银柴胡[陕西]、土桔梗[陕西眉县]、脱力草、粘蝇草、野蚊子草来源石竹科麦瓶草属植物蝇子草Silene fortunei

  • 蒲桃

    药材名称蒲桃拼音Pú Táo别名水蒲桃来源桃金娘科蒲桃Syzygium jambos (L.)Alston,以根皮、果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台湾、福建、广东、云南。化学成分树皮含生物

  • 毛蜂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蜂子药材名称毛蜂子拼音Máo Fēnɡ Zǐ别名茅草箭、透骨风、结壮飘拂草来源莎草科硬飘拂草Fimbristylis rigidula Ne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