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青头菌

青头菌

药材名称青头菌

拼音Qīnɡ Tóu Jūn

别名青面子菌、青面子、黤面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绿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Virescens (Schaeff.) Fr.[Agari-cus virescens Schaeff.]

采收和储藏:夏、秋雨后采摘,去掉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3-10cm,扁半球形,后平展。成熟后中央下凹,浅绿色、灰绿色,表皮往往具深绿色斑块,且多龟裂,盖缘条纹放射状,极明显。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直生。褶间近盖处有横脉相连。菌柄长2-10cm,粗0.5-2cm,白色。孢子透明,6.1-9μm×5.2-7μm。近球形、卵圆形,有小疣,连成微细不完整的网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下。初茬菌,部分人食后有幻觉现象,但无毒。夏、秋季单生或群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球形,或平展且中央稍下凹,直径3-10cm,暗绿色或灰绿色,表面具深绿色斑状,龟裂,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菌褶较密,有分叉,白色,褶间具横脉。菌柄圆柱形,长2-9.5m,直径0.5-2cm,白色,中实或松软。

化学成分子实体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磷、钙、铁和硫胺素等。

药理作用青头菌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为70%。

性味甘;微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理气解郁。主肝热目赤;目暗不明;妇女肝郁内热;胸闷不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

注意《滇南本草图说》:“不可多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花九里明

    药材名称白花九里明拼音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别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riparia (B

  • 栝楼子

    《中药大辞典》:栝楼子药材名称栝楼子拼音Guā Lóu Zǐ别名瓜蒌仁(《丹溪心法》),栝楼仁(《药性类明》)。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大子栝楼等的种子。9~11月

  • 蚕蜕

    《中药大辞典》:蚕蜕药材名称蚕蜕拼音Cán Tuì别名蚕退、马鸣退(《嘉佑本草》),马明退(《儒门事亲》),蚕蜕皮(《本草蒙筌》),佛退(《眼科龙木论》),蚕退皮(《本草求原》),

  • 小石蝴蝶

    药材名称小石蝴蝶拼音Xiǎo Shí Hú Dié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小石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rocosmea minor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龙角

    药材名称龙角拼音Lónɡ Ji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角骨化石。化学成分与龙骨、龙齿相似,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性味甘,平。①《药对》:"平。"②《纲目》

  • 灵寿茨

    《中药大辞典》:灵寿茨药材名称灵寿茨拼音Línɡ Shòu Cí别名降龙木(《陕西中草药》),黑果木、龙须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清风藤科植物泡

  • 月桂子

    《中药大辞典》:月桂子药材名称月桂子拼音Yuè Guì Zǐ别名月桂实(《国药的药理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果实。原形态月桂(《本草拾遗》),又名:老利儿。常绿

  • 鸡子

    《中药大辞典》:鸡子药材名称鸡子拼音Jī Zǐ别名鸡卵(《食疗本草》),鸡蛋(《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卵。化学成分鸡子可分鸡子壳、鸡子白、鸡子黄、凤凰衣(内膜)几个部分,成

  • 落花生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药材名称落花生拼音Luò Huā Shēnɡ别名花生(《酉阳杂俎》),落花参(《滇南本草》),番豆、土露子(《物理小识》),长生果(《本经逢原》),落地松、地豆(《滇海

  • 木防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防己药材名称木防己拼音Mù Fánɡ Jǐ别名土防己[江西]、青藤根[广东]、青藤香、钻骨龙、金锁匙[广东]来源为防己科木防己属植物木防己Coculus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