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饱饭花果

饱饭花果

药材名称饱饭花果

拼音Bǎo Fàn Huā Guǒ

别名乌饭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西南越橘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laetum Diels[V.mandarinorum Dielsvar.laetum(Diels)Metc;V.sprengelii(G.Don)sleumer;V.laetum Dielsvar.undula-tumY.C.Yang]

采收和储藏:7-10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1-2(-7)m。幼枝密被微柔毛或短柔毛,老枝灰黑色,通常无毛。叶柄长3mm,被短柔毛或有时无毛;叶片薄革质,卵形、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8.5cm,宽1.5-3.5c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边缘有锯齿,表面除沿中脉密被微柔毛外,其余无毛,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和生枝顶叶腋,长4-10cm;苞片宽卵形,长2-4mm,通常脱落,小苞片2,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萼筒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半圆形;花冠白色,坛状或钟状,裂齿短小,狭三角形,直立或反折;雄蕊内藏,花丝被疏柔毛,药室背部有短距;花柱不伸出花冠。浆果成熟时紫红色,果梗细长,有时可长达1cm,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790-2000m的松、栎林下或阳坡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果实近球形,直径约0.5cm。表面暗紫色,略有纵条纹,外有宿萼包被。质松脆,内含多数种子。气微,味微酸。。

性味酸;甘;性平

功能主治强筋骨;益气力。主筋骨酸软;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炖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麝香壳

    《中药大辞典》:麝香壳药材名称麝香壳拼音Shè Xiānɡ Ké别名臭子壳、麝壳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将香腺囊对剖,取去麝香,剩下的外壳,干燥后即成。生

  • 对叶百部

    药材名称对叶百部拼音Duì Yè Bǎi Bù英文名Tuber Siemona Root别名大百部、野天门冬根、山百部来源为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

  • 珍珠草

    《中药大辞典》:珍珠草药材名称珍珠草拼音Zhēn Zhū Cǎo别名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

  • 面根藤

    《中药大辞典》:面根藤药材名称面根藤拼音Miàn Gēn Ténɡ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天宝本草》),小旋

  • 陈冬菜卤汁

    药材名称陈冬菜卤汁拼音Chén Dōnɡ Cài Lǔ Zhī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盐腌冬菜的陈年卤汁。原形态参见"干冬菜"条。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肺火痰嗽,

  • 偏花黄芩

    药材名称偏花黄芩别名土黄芩[贵州]来源唇形科偏花黄芩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治咳嗽,吐血,白痢

  • 鹿胎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胎药材名称鹿胎拼音Lù Tāi来源为鹿的干燥胎儿。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血,益精。用于肾虚精亏,体弱无力,腰腿酸软。用法用量多配成丸剂或膏剂服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单花芥

    药材名称单花芥拼音Dān Huā Jiè别名无茎芥、高山辣根菜、高山无茎芥出处本品系《晶珠本草》记载的索洛手扎之一种,称索洛嘎保。历史详见索洛莫保(宽果丛菔)的记载。附宽果丛菔 :《晶珠本草》记载:“

  • 吊白叶

    药材名称吊白叶拼音Diào Bái Yè别名粉帕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粉桐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忍冬朴植物水红木的叶或根、花。全年可

  • 鸡骨菜

    药材名称鸡骨菜拼音Jī Gǔ Cài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垂枝双楯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6米。幼枝有短柔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