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香茅花

香茅花

药材名称香茅花

拼音Xiānɡ Máo Huā

别名茅香花、茆香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n citratus(D C.) Stapf

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晒干。

原形态香茅,多年生草本。秆粗壮,高达2m。含有柠檬香味。叶片长达1m,宽15mm,两面均呈灰白色而粗糙。佛焰苞披针形,狭窄,长1.5-2cm,红色或淡黄褐色,3至5倍长于总梗;伪圆锥花序线形至长圆形,疏散,具三回分枝,基部间断,其分枝细弱而下倾或稍弯曲以至弓形弯曲。第一回分枝具5至7节,第二回或第三回分枝具2至3节而单纯。总状花序孪生,长1.5-2cm,具4节;穗轴节间长2-3mm,具稍长之柔毛,但其毛并不遮蔽小穗,无柄小穗两性,线形或披针状线形,无芒,锐尖;第1颖先端具2微齿,脊上具狭翼,背面微凹而在下部凹陷;脊间无脉,第2外稃先端浅裂,具短尖头,无芒,有柄小穗暗紫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华南、西南、福建、台湾地区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华南、西南、福建、台湾地区有栽培。

性味甘;微苦;温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主心腹冷痛;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6g;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内热及胃热者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避债蛾

    药材名称大避债蛾拼音Dà Bì Zhài é英文名big bagworm moths别名皮虫、大蓑蛾、昂吊虫、袋蛾、袋子虫、吊袋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蓑蛾科(避债蛾科)动物大

  • 斑竹壳

    《中药大辞典》:斑竹壳药材名称斑竹壳拼音Bān Zhú Ké别名斑竹衣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

  • 米来瓜

    药材名称米来瓜别名南葛、苦瓜、苦瓜蒌来源葫芦科米来瓜Thladiantha henryi Hemsl.,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败火,温补,调气。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 三翅铁角蕨

    药材名称三翅铁角蕨拼音Sān Chì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Three wing spleenwor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三翅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黄锁梅叶

    《中药大辞典》:黄锁梅叶药材名称黄锁梅叶拼音Huánɡ Suǒ Méi Yè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

  • 牛胆

    《中药大辞典》:牛胆药材名称牛胆拼音Niú Dǎn出处《本经》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

  • 大乌金草

    药材名称大乌金草拼音Dà Wū Jīn Cǎo别名大乌金草、毛乌金、乌花草、土细辛、水细辛、大细辛、白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毛细辛的全草或根、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分布于江苏、安徽

  • 湖北桑寄生

    药材名称湖北桑寄生拼音Hú Běi Sānɡ Jì Shēnɡ别名杂寄生、桑寄生、马桑寄生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灰毛桑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sutchuenen

  • 大花石上莲

    药材名称大花石上莲拼音Dà Huā Shí Shànɡ Lián别名岩白菜、毛芥菜、还魂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福建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fokienensis

  • 枣核

    《中药大辞典》:枣核药材名称枣核拼音Zǎo Hé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性味《纲目》:"燔之,苦,平,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