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鬼柳树

鬼柳树

药材名称鬼柳树

拼音Guǐ Liǔ Sh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锈鳞木犀榄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ea ferruginea Royle[O.cuspi-data Wall.ex G.De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叶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小枝褐色或灰色,近四棱形,无毛,密被细小鳞片。单叶,对生;叶柄长3-5mm,被锈色鳞片;叶片革质,狭披针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3-10cm,宽1-2cm,先端渐尖,具长凸尖头,基部渐窄,叶缘稍反卷,两面无毛或在上面中脉被微毛,下面密被锈色鳞片。圆锥花序腋生;花序梗具棱,稍被锈色鳞片;苞片线形或鳞片状,长约1mm;花梗长0-1mm;花白色,两性;花萼小,杯状,齿裂;花冠长2.5-3.5mm,花冠管与花萼近等长,裂片椭圆形;花丝极短,花药长椭圆形,内藏,稍短于花冠裂片;子房近圆形,花柱短,与花冠管近等长,柱头头状。果宽椭圆形或近球形,长7-9mm,径4-6mm,成熟时呈暗褐色。花期4-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河畔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止血。主小便不利;血淋;血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原蚕蛾

    《中药大辞典》:原蚕蛾药材名称原蚕蛾拼音Yuán Cán é别名晚蚕蛾(《日华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于夏季,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

  • 栗寄生

    药材名称栗寄生拼音Lì Jì Shēnɡ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长条下垂,扁茎密

  • 小金发藓

    药材名称小金发藓拼音Xiǎo Jīn Fā Xiǎn别名红孩儿、止血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东亚小金发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

  • 柞木根

    《中药大辞典》:柞木根药材名称柞木根拼音Zhà Mù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根,秋后挖取根部,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性味

  • 毛木树

    药材名称毛木树别名麻木树、毛木叶、木荷树、峨嵋木荷、西南木荷来源山茶科毛木树Schima wallichii (DC.) choisy,以叶、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收敛止泻

  • 蛤壳

    《中国药典》:蛤壳药材名称蛤壳拼音Há Ké英文名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别名文蛤、海蛤壳、蛤蜊皮来源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

  • 蟾皮

    《中药大辞典》:蟾皮药材名称蟾皮拼音Chán Pí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化学成分皮的特殊

  • 桦革裥菌

    药材名称桦革裥菌拼音Huà Gé Jiǎn Jūn别名桦褶孔菌、蘑菇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桦革裥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nzites betulina(L.ex Fr.)Fr.[Ag

  • 野鸦椿根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根药材名称野鸦椿根拼音Yě Yā Chūn Gēn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qu

  • 鹅不食草

    《中国药典》:鹅不食草药材名称鹅不食草拼音é Bù Shí Cǎo英文名HERBA CENTIPEDAE别名球子草、石胡蒌、地胡椒、三牙戟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