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鸡翮羽

鸡翮羽

《中药大辞典》:鸡翮羽

药材名称鸡翮羽

拼音Jī Hé Yǔ

别名鸡翮《肘后方》),鸡翮翎(《纲目》)。

出处《本经》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翅羽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功能主治破瘀消肿。治血闭,小便不禁,痈疽,阴肿,骨哽。

①《本经》:"主下血闭。"

②《别录》:"主起阴。"

③《纲目》:"治妇人小便不禁,消阴颓,疗骨哽,蚀痈疽。"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1~3分。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少小睡中遗尿不自觉:赤鸡翅烧末,酒服三指撮,日三。(《肘后方》)

②治痈已有脓,当使坏:白鸡二翅羽、肢各一枚,烧服之。(肘后方》)

③治男子阴卒肿痛:鸡翮六枚(烧),蛇床子(末)等分。合服,少随卵左右,敷卵。(《肘后方》)

④治食诸肉骨鲠:白雄鸡左右翮大毛各一枚,烧末,水服一刀圭。(《肘后方》)

⑤治蠼螋尿疮:乌鸡翅毛烧灰,油调敷之。(《琐碎录》)

临床应用治疗皮肤病:用白色鸡毛制成注射液-"抗敏灵",行深部肌肉注射。成人每日3次,每次2毫升;15岁以下每日1次,每次2毫升;小儿酌减。治疗皮肤瘙痒症75例,荨麻疹14例,神经性皮炎8例,面癣4例,湿疹4例,手癣3例,黄水疮、桃花癣、漆过敏、过敏性红斑各1例,结果近期治愈81例(72%),显效20例(19%)。一般用药2次即见瘙痒减轻,丘疹渐退。治疗中未见副作用,个别病人诉局部疼痛,1~2日即消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翮羽

药材名称鸡翮羽

拼音Jī Hé Yǔ

英文名wing-feather of a chicken

别名鸡翅、鸡翮翎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翅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取鸡的两翅羽,洗净烘干。

原形态家鸡,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口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雄鸡善啼。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甘;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破瘀消肿;祛风。主血闭;痈疽;阴痜;骨哽;产后小便不禁;小儿遗尿;过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烧研,0.3-0.9g。外用:适量,烧灰调敷;或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下血闭。

2.别录》:主起阴。

3.《本草纲目》:治妇人小便不禁,消阴蚀,疗骨哽,蚀痈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亚天仙子

    药材名称中亚天仙子来源茄科中亚天仙子Hyoscyamus pusillus L.,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西藏。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摘

  • 大苞叶千斤拔叶

    药材名称大苞叶千斤拔叶拼音Dà Bāo Yè Qiān Jīn Bá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外伤,煎水洗.使伤口不易化脓,

  • 大风艾

    药材名称大风艾拼音Dà Fēnɡ ài别名艾纳香、冰片艾来源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Blumea balsamifera DC.,以根、嫩枝、叶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阴干。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大草本或

  • 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花药材名称冷水花拼音Lénɡ Shuǐ Huā别名水麻叶[四川]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冷水花Pilea notata Wright,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淡

  • 地菍根

    《中药大辞典》:地菍根药材名称地菍根拼音Dì Rěn Gēn别名地茄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稔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根。8~12月采收。

  • 交让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交让木药材名称交让木别名画眉珠、虎皮楠来源交让木科交让木属植物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以种子及叶入药。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能

  • 山药

    《中国药典》:山药药材名称山药拼音Shān Yɑo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

  • 吐铁

    《中药大辞典》:吐铁药材名称吐铁拼音Tǔ Tiě别名泥螺(《纲目》),麦螺、梅螺(《闽中海错疏》),土螺(《医林纂要》)。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泊螺科动物泥螺的肉。5~9月间,于海滩上捕取。原形

  • 三叶豆

    药材名称三叶豆别名干枝柳、化食草来源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滇南秔子梢Campylotropis harmsii A. K. Schindl.,以根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瘀止痛

  • 牛筋条

    药材名称牛筋条拼音Niú Jīn Tiáo别名山胡椒、诈死枫、野胡椒、假死柴、冬不落叶。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牛筋树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B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