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和散

三和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和散

药方名称三和散

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州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一两。川芎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槟榔(面裹.煨熟.去面)、白术,各三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一腹痞闷,胁肋胀,风气壅滞,肢节烦痛,头面虚浮,手足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虽年高气弱,并可服之。

又治背痛,胁痛,有妨饮食,及脚气上攻,胸腹满闷,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三和散

药方名称三和散

别名三和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川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30克 芎藭劳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摈榔(面裹偎熟,去面)白术各22.5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膨胀,风气壅滞,肢节烦疼,头面虚浮,手足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背痛胁痛,不欲饮食;脚气上攻,胸腹满闷,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石膏知母汤

    药方名称石膏知母汤别名石膏泻白散(《症因脉治》卷三)。处方石膏知母桔梗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功能主治治暑热伤肺,咳嗽。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橘皮煮散

    《博济方》卷三:橘皮煮散药方名称橘皮煮散处方橘皮(去白)白术各60克诃子干姜(炮)官桂(去皮)枳壳(去瓤,麸炒)木香人参甘草(炙)各30克 草豆蔻7枚(去皮)厚朴45克(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半夏15

  • 加减排风汤

    药方名称加减排风汤处方天麻1钱,苍术1钱,杏仁1钱,羌活8分,独活8分,防风8分,白鲜皮8分,川芎8分,当归8分,白芍药8分,白术8分,茯苓8分,黄芩8分,半夏8分,麻黄7分,甘草4分。功能主治中风口

  • 补中益气建中汤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建中汤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小建中汤加防风。功能主治脾土不及,肝木乘之,以致中风。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一

  • 赤茯神散

    药方名称赤茯神散处方茯神2两(去木),人参1两半,黄耆3两(酒炒),琥珀3两,生地5两,赤芍1两半(醋炒),桂心1两半,龙齿2两(煅),辰砂1两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心神恍惚,脉软涩数者。用法用量每

  • 养阴平肝消炎汤

    药方名称养阴平肝消炎汤处方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 龙脑青金散

    药方名称龙脑青金散处方青黛1钱,硼砂1钱,柏末5分,枯矾5分,雄黄5分,飞丹1分,冰片1分,铜绿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鹅口疳,走马疳,锁口疳。用法用量井花水调,敷口中。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 豆浆韭汁饮

    药方名称豆浆韭汁饮处方豆浆1碗韭菜250克制法韭菜洗净,捣取汁,对入豆浆煮沸即可。功能主治补气温经。适用于气虚型崩漏。用法用量空腹时1次服下。摘录《经验方》

  • 龙衣粉

    药方名称龙衣粉处方蛇皮100g。功能主治下腿溃疡。用法用量微炒黑后,研细粉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加味茱萸内消丸

    药方名称加味茱萸内消丸处方吴茱萸(半酒半醋浸1宿,焙干)1两,舶上茴香(盐炒)1两,山茱萸(去核)1两,马兰花(醋洗,焙)1两,川栋子(取肉)1两,官桂1两,玄胡索(略炒)1两,黑牵牛(炒,取头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