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白丸

二白丸

《卫生总微》卷十: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白石脂、白龙骨(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泄泻滑数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紫苏木瓜煎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僵蚕(炒)半两,白矾(熬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腊月猪脂为丸。

功能主治齿痛蚛孔。

用法用量纳于蚛孔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元戎》卷十一: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白矾一块(约1两)。

制法上用蒸饼剂裹,蒸熟去皮,加轻粉1字或半钱(量虚实加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坠痰清神。主痰涎为病患,以致癫痫、狂妄、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小儿丸小。

摘录《元戎》卷十一

鲁府禁方》卷三: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石灰1两,茯苓2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白带,淋带。

用法用量女科切要》本方用法:为细末,用荞麦面、鸡子清调糊为丸。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普济方》卷一五八: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白善粉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暴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

医学入门》卷七:二白丸

药方名称二白丸

处方白术2两,山楂1两半,神曲1两半,白芍5钱,半夏5钱,黄芩5钱。

制法上为末,荷叶包饭煨熟,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泻或痢。

用法用量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猜你喜欢

  • 百果酒

    药方名称百果酒处方香橼2,佛手2个,核桃肉半斤,龙眼肉半斤,莲肉半斤,橘饼半斤,柏子仁4两,松子3两,红枣20两,黑糖3斤。功能主治补虚益骨。主用法用量干烧酒50斤浸。摘录《仙拈集》卷三

  • 附子升降汤

    药方名称附子升降汤处方附子(生,去皮脐)1两半,天南星(汤洗7次)1两半,橘红1两半,甘草(炙)1两半,肉桂(不见火)1两半,吴茱萸1两半(汤洗7次,炒),白术(炒)3两,白芍药3两,半夏(汤洗7次)

  • 黄马散

    药方名称黄马散处方马齿苋1两(干者),黄柏半两(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耳有恶疮。用法用量每取少许,绵裹纳耳中。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

  • 芩连平胃汤

    药方名称芩连平胃汤处方黄芩4.5克黄连3克厚朴3克(姜炒)苍术6克(炒)甘草1.5克(生)陈皮3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治脾胃湿热上攻,下颏生疮,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红,热痒微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

  • 和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解散药方名称和解散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陈皮(洗),各四两。桔梗、甘草,各半斤。苍术(去皮)一斤。炮制同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四时伤寒头痛,憎寒壮热,

  • 八味石膏散

    药方名称八味石膏散处方当归、地黄、荆芥、防风、石膏、升麻、玄参、丹皮。功能主治面肿连齿痛,出血。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抗白喉合剂

    药方名称抗白喉合剂处方生地10.5克玄参15克麦冬9克黄芩连翘各18克制法上药制成合剂60毫升。药理作用毒性与抗菌作用 《天津医学杂志》1966(4):243~244,本合剂对豚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证明

  • 加味两仪膏

    药方名称加味两仪膏处方党参8两,熟地3两,归身3两(炒),黄耆3两炙(或加制附子1钱)。功能主治阴阳双补。主虚证厥逆;吐血;以及大汗淋漓虚脱证。用法用量大乌梅40个,煎1沸,去核,合前药同煎成膏,冲服

  • 大蒜酒

    《仙拈集》卷一:大蒜酒药方名称大蒜酒处方大蒜7枚。功能主治霍乱,心胃并肚腹疼痛。用法用量捣烂,黄酒冲服。摘录《仙拈集》卷一《仙拈集》卷一引王永先方:大蒜酒药方名称大蒜酒处方独头蒜。功能主治诸臌。用法用

  • 来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来苏散药方名称来苏散处方柴胡(去芦)、甘草(炙)、干姜,各二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桔梗、防风、荆芥穗、五如皮,各一两。芍药(半两),麻黄(去节)、陈皮(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