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香三建汤

二香三建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二香三建汤

药方名称二香三建汤

处方天雄(去皮.生用.一两)附子(去皮.生用.一两)川乌(去皮.生用.一两)木香(不见火.半两)沉香(旋磨水入)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中风虚极,言语蹇涩,六脉俱微,舌强不语,痰涎并多,精神如痴,手足偏废,不能举运,此等症候,不可攻风,止可扶虚。

用法用量上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袖珍》卷一引《济生》:二香三建汤

药方名称二香三建汤

别名三建二香汤

处方天雄1两,附子1两,川乌1两(生用),木香半两(不见火),沉香(旋磨水)。

功能主治逐阴救阳。主中风虚极,言语謇涩,手足偏废,六脉俱微者。

用法用量三建二香汤(《法律》卷三)。《永类钤方》:虚极气乏,天雄附子川乌宜炮熟用。

各家论述《法律》:此方天雄附子、乌头,同时并用其生者,不加炮制,惟恐缚孟贲之手,莫能展其全力耳。必因其人阴邪暴甚,埋没微阳,故用此纯阳无阴,一门三将,领以二香,直透重围,驱逐极盛之阴,拯救将绝之阳。

摘录《袖珍》卷一引《济生》

猜你喜欢

  • 大定风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大定风丸药方名称大定风丸处方苍术8两,草乌3两,杏仁4两,川乌4两,白芷4两,半夏4两。制法上药用生姜2斤,葱1斤,取汁拌匀,以姜、葱渣一半铺瓶底,将药铺瓶内,瓶上又将渣一半盖上

  • 锦朱丸

    药方名称锦朱丸处方乳香(研)1两,朱砂(研)1两,白矾灰(研)1两,皂荚子(炮裂,为末)1两,铅白霜(研)1两,铁粉(研)1两,半夏曲2两。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膈痰风厥,头

  • 固本酒

    《摄生众妙方》卷二:固本酒药方名称固本酒处方生干地黄60克 热地黄60克天门冬60克麦门冬60克 白茯苓60克人参30克制法上药锉碎,用瓷瓶盛好酒3升,将药浸三日,用文武火煮一二时,以酒黑色为度。功能

  • 固睛明目丸

    药方名称固睛明目丸处方大黄耆2两,大熟地1两,大丽参5钱,白术6钱,远志5钱,蒺藜8钱(炒),柏子仁1两,知母肉4钱,覆盆子1两,菟丝子1两,枣仁5钱,磁石5钱,车前子5钱,甘草3钱。制法上为细末,水

  • 越婢加半夏汤

    药方名称越婢加半夏汤别名半夏汤(《普济方》卷二十七)。处方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大枣15枚甘草6克半夏9克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治肺胀,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用法用量上药

  • 蓟菀汤

    药方名称蓟菀汤处方小蓟、紫菀、丹皮、桃仁、滑石、贝母、桑皮、枳壳、甘草、栀子、白芍。功能主治清上化痰去瘀。主咳嗽,吐红痰挟瘀血,上盛下虚。各家论述方中小蓟、紫菀、丹皮、桃仁、滑石消瘀;贝母、桑皮、枳壳

  • 既济丹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卫生家宝方》:既济丹药方名称既济丹处方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焙干)泽泻桑螵蛸(蜜炙)海螵蛸(蜜炙)牡蛎(煅)龙骨黄连(去须)远志(去心)鸡膍胵(炒)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炼

  • 茯苓皮汤

    药方名称茯苓皮汤处方茯苓皮15克 生苡仁15克猪苓9克大腹皮9克 白通草9克 淡竹叶6克功能主治利湿分消。治湿温,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用芳香通神

  • 经验秦艽汤

    药方名称经验秦艽汤处方秦艽4钱,川羌活3钱,红木香3钱,大力子2钱,独活2钱,元胡索2钱,威灵仙2钱,芫荽子2钱,桃仁2钱,乌药2钱,茜草2钱,江枳壳1钱,红花1钱。功能主治痧症。用法用量水煎服。脚转

  • 七星丸

    药方名称七星丸处方水银10克(或红粉10克)大风子仁20克 核桃仁20克制法将三药放入小石臼内(不碰铁器),捣烂如泥,不见水银为度。匀分搓成7丸。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疥疮。用法用量每晚临睡前取1丸搓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