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灰膏
药方名称六灰膏
处方灰苋、桑木、枣木、荞麦秆、茄秆(各烧为灰)、石矿灰(研细)。
制法上药多少不妨,和匀,汤泡水淋,淋下之水煎成膏如糊,装瓷器中。
功能主治发背,疔疮,疖子,肿毒,疠疮,痔疮,痣子,疣子。
用法用量一应毒物以膏点之。若点疠疮、痔疮,待烂去少许,再点之,再烂去,如是渐渐点去。
摘录《准绳·疡医》卷一
药方名称六灰膏
处方灰苋、桑木、枣木、荞麦秆、茄秆(各烧为灰)、石矿灰(研细)。
制法上药多少不妨,和匀,汤泡水淋,淋下之水煎成膏如糊,装瓷器中。
功能主治发背,疔疮,疖子,肿毒,疠疮,痔疮,痣子,疣子。
用法用量一应毒物以膏点之。若点疠疮、痔疮,待烂去少许,再点之,再烂去,如是渐渐点去。
摘录《准绳·疡医》卷一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鹿胎丸药方名称鹿胎丸处方益母草32两,当归8两,白芍8两,柴胡2两,木香2两,川芎1两,鹿胎1具(约16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二钱,朱砂为衣,蜡皮封固。功能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九○:红蓝花散药方名称红蓝花散处方红蓝花2两,伏龙肝1合,甘草半两(生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心肺热极,吐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竹茹汤调下。摘录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丁沉丸药方名称丁沉丸处方甘草(炙)蔼青皮(去瓤,锉,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寇仁各150克白术(锉,微炒)1.2干克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藜勒(胃,取皮)各300
《御药院方》卷九:春冰散药方名称春冰散处方大黄(生)30克 盆消60克薄荷甘草(微炒)各9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脾肺积热,咽喉赤肿疼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新水150毫升调服,入蜜少许亦可。
药方名称大定心散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茯神1两,熟干地黄1两,远志(去心)1两,龙齿1两,白术1两,琥珀1两,白芍药1两,紫菀(净,去苗土)1两,防风(去芦头)1两,赤石脂1两,柏子仁3分,甘草半两
药方名称发汗麻黄汤处方麻黄5两(去节),葛根4两,栀子20枚(擘),葱(切)1升,香豉1升(绵裹)。功能主治天行壮热烦闷。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先煮麻黄、葛根2-3沸,去沫,纳诸药,煎取2升
药方名称一甲煎处方生牡蛎60克(研细)功能主治治温病下后伤阴,大便溏甚,一日三四次,脉仍数者。用法用量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备注温病用下法后,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甚,是下之不得其道,
《伤寒微旨论》卷下:二苓汤药方名称二苓汤处方赤茯苓半两,木猪苓半两,白术半两,滑石1两,通草1钱,白豆蔻1钱,丁皮3钱,陈皮2钱,桂枝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水饮内停,胸膈满闷,时时呕逆,肢节疼,两
《圣惠》卷三十一:白前散药方名称白前散处方白前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生干地黄1两,***仁3分,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黄耆3分(锉),阿胶8两(捣碎,炒令黄燥),麦门冬1两半
药方名称归承汤处方桃仁承气汤(大黄更量虚实)加当归。功能主治伤损血滞于内作痛,或发热、发狂。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正体类要》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