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郁汤

六郁汤

医学正传》卷二:六郁汤

药方名称六郁汤

处方陈皮,(去白)3克半夏(汤泡七次)苍术(米泔浸)抚芎各3克 赤茯苓栀子(炒)各2.1克香附6克甘草(炙)1.5克砂仁(研细)1.5克

功能主治治诸郁。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如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如湿郁,加白术,倍苍术;如热郁,加黄连,倍栀子;如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角;如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如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蘖面。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

古今医鉴》卷四:六郁汤

药方名称六郁汤

处方香附(童便浸,炒)苍术(米泔浸,炒)神曲(炒)山栀仁(炒黑)连翘陈皮抚芎 贝母(去心)枳壳(炒)白茯苓苏梗各3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诸郁。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服。

有痰,加南星,半夏;有热,加柴胡黄芩;血郁,加桃仁红花;湿郁,加白术羌活;气郁,加木香槟榔;食郁,加山楂砂仁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医学集成》卷一:六郁汤

药方名称六郁汤

处方香附苍术川芎、炒栀、神曲半夏

功能主治气闭耳聋。

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医学正传》卷二引丹溪方:六郁汤

药方名称六郁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汤泡7次)1钱,苍术(米泔浸)1钱,抚芎1钱,赤茯苓7分,栀子(炒)7分,香附2钱,甘草(炙)5分,砂仁(研细)5分。

功能主治解诸郁。主郁证。

用法用量上切细,作1服,加生姜3片,水2盏,煎至1盏,温服。

如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如湿郁,加白术,倍苍术;如热郁,加黄连,倍栀子;如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荚;如血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如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蘖面。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丹溪方

猜你喜欢

  • 臌胀丸

    药方名称臌胀丸处方黄牛粪不拘多少(煅炭)、六神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臌胀。用法用量口服。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 当归大黄丸

    药方名称当归大黄丸处方当归、大黄。功能主治燥伤血分,下痢赤积,腹中作痛。用法用量应急下者,合天水散;应缓下者,合戊已汤。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白矾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白矾散药方名称白矾散处方白矾(半两) 盐花(一分)功能主治治一切急风,口噤不开。用法用量上并细研,以手点揩牙根下,更将半钱匕,以绵裹安牙尽头。摘录明·方贤着

  • 导气丹

    药方名称导气丹处方橘皮1斤(碾为曲),生姜1斤(碾为曲),木香2两,荜澄茄4两,牵牛1两(碾为末)。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阳上攻,气滞不快,上盛下虚,膈痰壅实,咽干不利,咳嗽中

  • 电制膏

    药方名称电制膏处方宣黄连4钱,大艾叶2钱。功能主治眼疾。用法用量上药火烧作灰,以细生绢作筛于盏上,新汲水滤过如淋灰汁状,候得1中盏许,除去滓,以清澄药水用铜盏坐热汤中,通手洗,临卧点两眦。摘录《袖珍》

  • 紫霞丹

    药方名称紫霞丹处方硫黄针砂各120克五倍子60克制法上药于砂锅内加水煮一时,放冷,先拣去五倍子,次淘去针砂,最后将硫黄以皮纸于灰上渗干,团作一块,用荷叶裹,安地上,大火炼,候药红即去火,经一宿,研极细

  • 开痰神应丹

    药方名称开痰神应丹处方直芫花1钱。功能主治痘疹,咽下有疮壅塞者。用法用量炒过,弗令焦,焙干为末。每服3-4厘,白汤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 公英汤

    药方名称公英汤处方蒲公英31g,一见喜6g,淡黄芩9g,二宝花9g,野菊花9g,车前草12g,龙胆草3g。功能主治脓疱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干姜人参半夏丸

    《金匮要略》卷下:干姜人参半夏丸药方名称干姜人参半夏丸处方干姜人参各14克半夏28克制法上药三味为末,以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妊娠呕吐不止。用法用量饮服10丸,一日三次。摘录《金匮

  • 立验散

    药方名称立验散处方芎藭3分,天南星(炮)3分,白芷3分,夜明沙(炒)3分,猪牙皂荚(炙)3分,白丁香4钱,百部4钱,藜芦4钱,草乌头半两,海金沙1分,***(别研)2钱,荜茇2钱。制法上为散,与***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