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凉膈散

加减凉膈散

《幼科直言》卷五: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槐花(炒)、黄芩陈皮甘草白芍当归连翘、丹皮。

功能主治大肠有热,血裹粪而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证治宝鉴》卷十: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连翘黄芩栀子桔梗黄连薄荷当归、生地、白芍、元参、甘草枳壳升麻

功能主治三焦火盛,上焦实热,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医学正传》卷一引东垣方: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连翘1钱,栀子5分,薄荷叶5分,淡竹叶5分,黄芩5分,桔梗5分,甘草(生)1钱5分。

功能主治六经热,及伤寒余热不解,胸烦等证。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1服。水1盏半,煎至1盏,日3-5服。热退即止。

摘录医学正传》卷一引东垣方

《金鉴》卷五十九: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薄荷叶、生栀子、元参、连翘(去心)、生甘草、苦桔梗麦冬(去心)、牛蒡子(炒,研)、黄芩

功能主治疹已发而失音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镐京直指》: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鲜生地6钱,黄芩1钱5分,淡竹叶1钱5分,瓜蒌皮2钱,鲜石斛3钱,炒栀子3钱,银花3钱,生甘草5分,元参心4钱,杏仁3钱,象贝2钱。

功能主治肺胃火盛,咳嗽痰粘,舌黄黑燥,脉数,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便秘,可加消、黄。

摘录《镐京直指》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加减凉膈散

药方名称加减凉膈散

处方连翘5分,片芩5分,山栀仁(炒)5分,枳实(炒)5分,前胡5分,大黄(酒炒)1钱,薄荷2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急惊风服清热镇惊汤未愈者。

用法用量水1钟,煎5分,3岁以下者,分2-3次服之。微利1-2次痰热自退,若已通利,则不必尽剂。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猜你喜欢

  • 六味参附汤

    药方名称六味参附汤处方熟地3钱,生地3钱,人参1钱,当归2钱,甘草1钱,附子1钱。功能主治感受时疫,2-3日即厥,神昏目定。用法用量加稻上露水或荷叶上露水,煎服。摘录《杂证会心录》卷上

  • 附子木香丸

    药方名称附子木香丸处方附子半两,木香半两,石斛半两,桂半两,黄耆半两,磁石半两,椒目半两,荗半两,当归半两,鹿茸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半两,枳壳半两,诃子半两,黄橘皮半两,桃仁半两,白术半两,桑白皮半两

  • 刘奇奴汤

    药方名称刘奇奴汤别名刘寄奴饮子处方刘寄奴、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产后百病,血运。用法用量刘寄奴饮子(《产宝诸方》)。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 四物坎离丸

    药方名称四物坎离丸处方生地45克 熟地90克(同酒浸,捣膏)当归60克 芍药45克(同酒炒)知母30克黄柏60克(同酒浸,炒)侧柏叶槐子各30克(同炒)连翘18克制法上药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瓷

  • 血郁汤

    药方名称血郁汤处方香附(童便制)6克牡丹皮赤曲 川通草穿山甲降真香苏木山楂肉大麦芽(炒,研)各3克红花2.1克功能主治治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闪挫跌扑,致瘀血内停,身有痛处如针刺,胸胁不宽

  • 一柴胡饮

    药方名称一柴胡饮处方柴胡6克黄芩5克 芍药6克 生地5克陈皮5克甘草2克功能主治治外感四时不正之气,或发热,或寒热,或妇人热入血室,或产后冒风,以致寒热如疟,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用法用量水煎,分二次温

  • 清暑饮

    药方名称清暑饮处方青蒿露10毫升(冲)六一散9克(包)荷叶边1圈西瓜翠衣9克绿豆皮4.5克 银花露15毫升(冲)丝瓜皮6克 淡竹叶4.5克扁豆衣4.5克功能主治清解暑热。治夏令外感风热,身热汗出者。用

  • 蜡油膏

    《疡科选粹》卷六:蜡油膏药方名称蜡油膏处方猪板油2两,黄占4钱,白占4钱,乳香1钱,没药1钱,轻粉1钱。制法先以猪板油熬,去膜,滴水成珠,再下黄占、白占,化尽取起,又下乳香、没药、轻粉,调如膏药。功能

  • 加味春雪膏

    药方名称加味春雪膏别名绛雪膏(《张氏医通》卷十五)。处方黄连120克(洗净,用童便2升,浸一宿,去滓用汁,淬炉甘石汁尽,留石为用)方炉甘石360克 好黄丹180克(水飞)乌鱼骨(烧存性)乳香当归各9克

  • 银栀汤

    药方名称银栀汤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肃肺。主外感风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朱广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