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三补丸

加味三补丸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加味三补丸

药方名称加味三补丸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紫地丁、椿根皮。

功能主治湿热赤白带。带下赤白相杂,质粘气秽,量多,绵绵不断,外阴湿痒,甚或肿痛,少腹坠胀而痛,小便赤涩,或频数而痛,胸闷心烦,口干口苦,舌苔滑腻而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三补丸

药方名称加味三补丸

处方黄芩(酒炒)1钱,黄连(酒炒)1钱,黄柏(酒炒)1钱,制香附1钱,白芍(酒炒)1钱。

功能主治胎漏血黑成片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济阳纲目》卷五十:加味三补丸

药方名称加味三补丸

处方黄芩黄连白芍药。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

功能主治湿痿夜热。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

猜你喜欢

  • 安胃行血汤

    药方名称安胃行血汤处方芎?1钱,当归4钱,人参1钱,桃仁10粒,姜炭5分,炙草5分,藿香4分,砂仁4分,姜3片(有汗勿用)。功能主治消块,温胃。主产后七日内呕吐不止,全不纳谷,血块未除。摘录《胎产秘书

  • 徙薪饮

    药方名称徙薪饮处方陈皮2.5克黄芩6克麦冬芍药黄柏茯苓牡丹皮各4.5克功能主治治三焦之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来甚者。用法用量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空腹时温服。多郁气逆伤肝,胁肋疼痛,或致动血者,

  • 下乳汤

    药方名称下乳汤处方生耆克当归9克白术4.5克(炒)川芎4.5克(炒)甲珠0.9克通草3克 王不留15克(炒)川贝3克(去心)漏芦6克白芷1.5克桔梗2.4克 生草 1.8克藕节3寸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两

  • 菖蒲梃子

    药方名称菖蒲梃子别名菖蒲锭子、菖蒲散处方菖蒲1两,附子半两(炮,去皮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耳中痛。用法用量菖蒲锭子、菖蒲散(《外科精义》卷下)。摘录《卫生宝鉴》卷十

  • 定痛败毒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定痛败毒散药方名称定痛败毒散处方白芍、白芷、乳香(末)、桔梗、枳壳、防风、当归、羌活、茯苓、甘草、薄、桂、灵仙、木通、金银花。功能主治手腕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服。

  • 固气收涎汤

    药方名称固气收涎汤处方人参1两,白茯苓3钱,远志3钱,山药3钱,半夏2钱,麦冬5钱,炒枣仁5钱,巴戟天5钱,附子3分。功能主治男子中气,身未猝倒,而右手不仁,言语謇涩,口中流沫。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加味地黄汤

    《辨证录》卷五:加味地黄汤药方名称加味地黄汤处方熟地5钱,茯苓5钱,山茱萸3钱,泽泻3钱,丹皮3钱,山药5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肉桂5分。功能主治补水济心,补金生肾。主春月伤风后阴虚,肾水不能上济

  • 诃子丸

    《本事》卷三:诃子丸药方名称诃子丸处方诃子(去核)、白茯苓(去皮)、桃仁(去皮尖,炒)、枳壳(去瓤,锉,麸炒)、桂心(不见火)、槟榔、桔梗(炒)、白芍药、川芎(洗)、川乌(炮,去皮尖)、人参(去芦)、

  • 除烦清心丸

    《丹台玉案》卷五:除烦清心丸药方名称除烦清心丸处方知母黄连天冬各30克麦冬45克朱砂9克制法上药研末,荷叶汤糊为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清心除烦,养阴安神。主胆怯心惊,烦躁口苦。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

  • 大黄枳壳汤

    药方名称大黄枳壳汤处方大黄枳壳厚朴陈皮甘草木通功能主治泻积泄热。用法用量煎汤调服六散9克。元气虚积热甚而应下者,加人参。主肠胃积热,泄泻腹痛,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泻下黄沫,或欲便不得,肛门重滞,小便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