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黄芩汤

加味黄芩汤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黄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芩汤

处方黄芩4钱,厚朴3钱,吴茱萸4钱,毛苍术4钱,杭白芍3钱,升麻3钱,车前子4钱(炒),木通3钱,大枣6枚,甘草2钱。

功能主治漏底伤寒。伤寒日久,不能忌口,饮冷食凉,触动脾胃,致令脾气虚衰,脾湿下陷,腹痛泄泻。亦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赤痢,去车前子,加大黄4钱,服1剂,再加地榆炭3钱,粟壳4钱,服2剂;白痢,去大枣车前子,加槟榔3钱,炮姜2钱,地榆炭3钱,粟壳4钱。

各家论述此方用黄芩清热;白芍敛阴;厚朴温中;甘草大枣和胃;苍术燥湿;吴萸止其腹痛;升麻提升清气;车前分其清浊;木通引热下行。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会约》卷四:加味黄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芩汤

处方黄芩2钱半,白芍1钱半,甘草1钱,半夏1钱半,生姜2钱。

功能主治胃热作呕,烦躁不宁,脉洪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热甚,加石膏,或加黄连;大便燥结,加酒炒大黄

摘录《会约》卷四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黄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芩汤

处方黄芩2钱,白芍1钱,甘草5分,白术(蜜炙)3钱,茯苓1钱2分,通草8分。

功能主治妊娠泄泻,内热烦渴,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腹痛,加砂仁黄连(姜汁炒)各1钱。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广嗣纪要》卷十:加味黄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芩汤

处方黄芩2钱,白芍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阿胶1钱。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下后,协热而利不止,胎气损者。妊娠伤寒表解后,腹中不和,协热下利,胎不安,脉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煎至1盏,后入阿胶,再煎至8分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方中黄芩清热安胎,白术健脾止利,白芍敛阴以固冲任,阿胶补阴以资血室,茯苓渗湿和脾,炙草缓中和胃。水煎温服,俾协热既化则脾气顿和而清阳无不敷布,脾运无不有权,何患下利不瘳,胎孕不安乎?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

《准绳·幼科》卷六:加味黄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芩汤

处方黄连1钱半,黄芩1钱半,白芍药3钱,甘草7分,滑石末3钱。

功能主治疹子自利,甚则里急后重而为滞下。

用法用量水煎服。若滑石不煎调服,止于1钱。

血痢,加地榆2钱。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猜你喜欢

  • 猪脏丸

    药方名称猪脏丸别名脏连丸(《外科正宗》卷三)。处方黄连60克(锉碎)嫩猪脏70厘米(去肥)制法以黄连塞满猪脏,扎两头,煮十分烂,研细添糕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疮便血作痛,多食易饥,肛门重坠者。

  • 吹喉凤衣散

    药方名称吹喉凤衣散处方青果炭2钱,川黄柏1钱,川尖贝1钱,孩儿茶1钱,三梅片5分,薄荷叶1钱,凤凰衣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白喉有外邪夹杂者。用法用量吹之。摘录《喉科家训》卷三

  • 金疮生肌散

    《济阳纲目》卷八十七:金疮生肌散药方名称金疮生肌散处方黄丹(飞过)5钱,乳香5钱,没药5钱,寒水石(煅过)1两,辰砂2钱,血竭4钱,天灵盖(烧灰)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生肌。主金刃伤。用法用量以麻

  • 白术理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理中汤处方茯苓、白术、甘草(炙)、干姜各等分。功能主治脏中积冷,立夏后泄泻时作,或小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4钱,水煎服。寒甚,加附子;腹痛,加芍药;肾气动,去术,加桂。摘录《万氏家抄方》

  • 柴归饮

    药方名称柴归饮处方当归6~9克 芍药(或生或炒)4.5克柴胡3~4.5克荆芥穗3克 炙甘草2.1~3克功能主治养营透疹。主痘疮及麻疹初起,发热未退者。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服。血热者,加生地,防虚者

  • 秦艽饮子

    药方名称秦艽饮子处方秦艽(去芦)当归(去芦,酒浸)芍药白术官桂(去皮,不见火)陈皮茯苓(去皮)熟地黄(蒸酒)半夏(汤炮七次)小草川芎各30克甘草(炙)15克功能主治治五疸。口淡,耳鸣,脚弱,微寒发热,

  • 健脾益肾汤

    药方名称健脾益肾汤处方何首乌20克,熟地20克,山茱萸25克,枸杞子25克,黄芪25克,当归15克,阿胶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鱼鳔10克,人参5克。功能主治补肾助脾,养血益气。主脾肾两虚,气

  • 芍药甘草附子汤

    药方名称芍药甘草附子汤处方芍药甘草(炙)各9克附子3克(炮,去皮,破八片)功能主治治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摘录《伤寒论》

  • 化鱼汤

    《洞天奥旨》卷九:化鱼汤药方名称化鱼汤处方金银花1两,当归5钱,生甘草2钱,青黛2钱,地榆2钱,白矾1钱,生黄耆5钱。功能主治鱼脐疔疮,不论肘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九《洞天奥旨》卷十

  • 参桔丸

    药方名称参桔丸处方人参半两,桔梗半两,陈皮3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虚发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三引《指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