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卢氏异方感应圆

卢氏异方感应圆

药方名称卢氏异方感应圆

处方黄蜡(真者十两),巴豆(百粒,去皮,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捶,油透再易纸,至油尽成白霜为妙),乳香(研)三钱,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研细,依巴豆法去油),丁香(怀干)、木香(湿纸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荜澄茄槟榔青皮(汤洗.去瓤.炒)、百草霜(筛细)、片子姜黄,各一两。

炮制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馀并为细末,却同前四味拌和研匀。先将上项黄蜡十两,于银、石器内熔化作汁,用重绵滤去滓,以无灰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滚取起,候冷,其蜡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春夏修,合用清麻油一两,秋冬用油一两半,于入银器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蜡,同化作汁,乘热拌和前项药末十分均匀了,候稍凝,分作剂子,用罐子盛之,半月后方可服。

功能主治常服健脾进食,永无寒热泻痢之疾。盖消磨积滞以渐,自然无疾,温酒食醉饱,尤宜多服,神效不可述。

用法用量如服,旋圆如萝卜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圆加至五十圆无碍。

此药以蜡多,虽难圆,然圆子愈细,其功愈博,临睡须常服之。

若欲治病,不拘时候。

备注与和剂方大不同,但用,修制须如法,分两最要匀停,止是暖化,不可偏胜。

此药积滞不动脏腑,其功用妙处在用蜡之多,切不可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地龙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地龙散药方名称地龙散处方地龙30克(微炒)蜴蜥30克(微炙)芎藭30克 桂心30克干姜15克(炮裂,锉)苏枋木30克(锉)木香22.5克蒲黄22.5克赤芍药22.5克牡丹皮22

  • 回首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六七:回首散药方名称回首散处方乌药橘红各6克麻黄(去节)川芎白芷桔梗枳壳(炒)僵蚕(炒,去丝嘴)炮姜甘草(炙)羌活独活木瓜各3克功能主治治颈项强急,或落枕,转项不得者。用

  • 扶脾丸

    药方名称扶脾丸处方干生姜肉桂各1.5克干姜藿香红豆各3克白术茯苓橘皮半夏诃子皮 炙甘草乌梅肉各6克大麦蘖(炒)神曲(炒)各12克制法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脾消食,涩肠止泻。治脾

  • 滋血润喉汤

    药方名称滋血润喉汤处方天门冬生地黄各3克麦门冬当归各2.4克知母2.4克青黛1.5克 山栀仁(炒)牛膝各1.5克 片黄芩2.1克 贝母1.8克桔梗1.8克功能主治治咯血,血在咽下,咯吐不出,甚则咯即有

  • 陈氏玉龙汤

    药方名称陈氏玉龙汤别名玉龙汤处方四物汤加真龙骨末少许。功能主治妇人产后用力太过,产门恶出。用法用量玉龙汤(《普济方》卷三五五)。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三

  • 止痢神丸

    药方名称止痢神丸处方川黄连茱萸 粟壳(清泔浸三日,又酒浸七日,炒干。上二味同此制)制法上末为丸。功能主治治痢疾。用法用量每服80丸,热则甘草汤下,寒则姜汤下。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葛根疏邪汤

    药方名称葛根疏邪汤处方葛根、防风、荆芥、苏叶、牛蒡子、连翘、地骨皮、前胡、赤茯苓、枳壳、木通。功能主治麻出一日而又收,腹中作胀,喘急。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加栝楼仁、石膏、枳实。麻疹已出而标不红,

  • 莱菔膏

    《得效》卷十三:莱菔膏药方名称莱菔膏处方皂角(不蛀者,炙去皮子),萝卜(如无,以子代之)。制法上以皂角为末,以萝卜同酽醋研。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噤口风。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萝卜膏

  • 补益钟乳天雄丸

    药方名称补益钟乳天雄丸处方钟乳粉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巴戟1两半,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茴香子、补骨脂、木香、天门冬(去心,焙)、续断

  • 参归三圣汤

    药方名称参归三圣汤处方当归3钱,人参3钱,肉桂3钱,玄胡3钱。功能主治风中血脉,左半边废,口目左斜。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摘录《一盘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