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赭培气汤

参赭培气汤

药方名称参赭培气汤

处方党参6钱,天门冬4钱,生赭石(轧细)8钱,清半夏3钱,淡苁蓉4钱,知母5钱,当归身3钱,柿霜饼5钱(服药后含化徐徐咽之)。

功能主治中气不旺,胃气不能息息下降,而乘虚上干,致痰涎并随逆气上并,以壅塞贲门,而生噎膈反胃者。

用法用量若服数剂无大效,当系贲门有瘀血,宜加三棱桃仁各2钱。

各家论述治此证者(膈证),当以大补中气为主,方中之人参是也。以降逆安冲为佐,以清痰理气为使,方中之赭石半夏柿霜是也。又虑人参性热,半夏性燥,故又加知母天冬当归柿霜,以清热润燥,生津生血也。用苁蓉者,以其能补肾,即能敛冲,冲气不上冲,则胃气易于下降。且患此证者,多有便难之虞,苁蓉与当归赭石并用,其润便通结之功,又甚效也。

临床应用噎膈一叟,年六十余得膈证,向愚求方。自言犹能细嚼焦脆之物,用汤水徐徐送下,然一口咽之不顺,即呕吐不能再食,且呕吐之时,带出痰涎若干。诊其脉关后缓弱,关前又似滑实,知其上焦痰涎壅滞也。用此汤加邑武帝台所产旋覆花二钱,连服四剂而愈。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大麦粥

    药方名称大麦粥处方大麦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大麦米浸泡轧碎,煮粥加红糖适量。功能主治益气调中,消积进食。适用于小儿疳症、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食。摘录《民间方》

  • 皮炎汤

    药方名称皮炎汤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竹叶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凉血凉营,清热解毒。主药热入营血,蕴而成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菊睛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菊睛丸药方名称菊睛丸处方枸杞子90克 巴戟(去心)30克甘菊花(拣)120克 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6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肝肾,明眼目。治

  • 理血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血汤药方名称理血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海螵蛸(捣细)12克茜草6克 生杭芍9克白头翁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肾阴

  • 换神丹

    药方名称换神丹处方黑牵牛1两,葛根1两(锉),缩砂30个(去皮)。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酒病,通身黄肿,不思饮食者。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用热酒调,空心送下,更用热酒1盏再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

  • 芩术四物汤

    药方名称芩术四物汤处方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调经。主阳盛血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 发脑内消散

    药方名称发脑内消散处方消石(研)2两,木通(锉)1两,紫檀香1两,甜葶苈(隔纸炒)1两,白敛1两,莽草1两,大黄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发脑始结,疼痛妨闷,欲成痈疽者。用法用量每用浆水旋调得所,涂于

  • 沉苏饮子

    药方名称沉苏饮子处方沉香2钱半,紫苏叶半两,干木瓜2两,人参半两,赤茯苓1两,生粟黄2两,甘草2钱半(炒黄色),白檀香2钱半,肉桂1两(去粗皮)。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胸膈塞滞,气不宣通,津液缺少。用

  • 丹鸡索饼

    药方名称丹鸡索饼别名丹雄鸡肉索饼、鸡肉索饼处方丹雄鸡1只(治如食,作臛),面1斤。制法上搜面作饼。功能主治养胎脏。主胎漏下血,心烦口干。用法用量丹雄鸡肉索饼(《圣惠》卷九十七)、鸡肉索饼(《寿亲养老》

  • 凤凰散

    《古今医鉴》卷十五:凤凰散药方名称凤凰散处方抱过鸡卵壳、黄连、轻粉各等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均一处。功能主治下疳,阴头生疮肿痛。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痘疹仁端录》卷十五:凤凰散药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