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黄汤

参黄汤

《顾氏医径》卷五:参黄汤

药方名称参黄汤

处方人参大黄甘草青皮

功能主治小儿积痢侵久,或愈而复发。

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感证辑要》卷四:参黄汤

药方名称参黄汤

处方别直参1钱半,生锦纹1钱半。

功能主治气虚甚而邪实,大便不通者。

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参黄汤

药方名称参黄汤

处方大黄(煨、锉)3两,人参1两,枳壳(汤浸去瓤、麸炒)1两,槟榔(煨,锉)1两,半夏(汤洗去滑、炒黄)1两半,朴消(研)2两,甘草(炙,锉)半两,黄芩(去黑心)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热痰,导壅气,润肠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大乌散

    药方名称大乌散处方南星、赤小豆、草乌、黄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痈疖肿毒。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调贴患处;或用米醋调尤佳。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 二母丸

    《寿世保元》卷三:二母丸药方名称二母丸处方知母(去皮、毛)60克 贝母(去心)60克百药煎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将乌梅肉蒸熟捣烂与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哮喘。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临卧或食后用

  • 痢疾香连散

    药方名称痢疾香连散处方生芍5钱,双花炭5钱,牛黄2分,黄芩5钱,椿皮炭3钱,山楂炭4钱,广陈皮4钱,广木香3钱,黄连4钱。制法共研极细面。功能主治清热导滞,化痢止泻,通气止血。主头痛身热,口渴烦躁,腹

  • 聚宝养气丹

    药方名称聚宝养气丹处方代赭石2两,紫石英2两,赤石脂2两,禹余粮2两(醋淬,水飞过,搜作锭子,候10分干,入砂盒内养火3日,罐子埋地中1宿,出火毒,入后药),阳起石(煅)半两,肉豆蔻(面包,煨)半两,

  • 韭叶膏

    药方名称韭叶膏处方韭叶(连根洗净)。制法上捣烂,同人家门限下及地板上细泥和匀。功能主治虫牙痛。用法用量擦痛处腮上,外用纸贴。一时下有细虫在于泥上,可以除绝病根。摘录《医统》卷六十四引《经验方》

  • 柴胡清中汤

    药方名称柴胡清中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实、杏仁、石菖蒲、黄连、赤芍。功能主治湿温,胸满妄言,两胜逆冷。用法用量脉来洪数,或上盛下虚,加大黄以下之。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 接气沐龙汤

    药方名称接气沐龙汤处方紫梢花1两,甘草1两,甘遂1两,良姜1两,文蛤1两,母丁香1两,巴戟天1两,川乌1两,附子1两,吴茱萸1两,川椒1两,细辛1两,淫羊藿1两,蛇床子1两,楝树子1两,甘松1两,锁阳

  • 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方名称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10克,淮山10克,泽泻6克,苡仁15克,苍耳子10克,黄芪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补肺健脾利湿。主肺脾气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化岩汤

    《辨证录)卷十三:化岩汤药方名称化岩汤处方人参30克白术60克黄耆30克当归30克忍冬藤30克茜草根6克白芥子6克茯苓9克功能主治治乳岩溃烂,状似蜂窝,肉向外生,终年不愈者。(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紫苏子圆

    药方名称紫苏子圆处方紫苏子(拣净)、陈皮(去白),各二两。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高良姜(炒),各一两。炮制上五味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心腹刺痛,胁肋胀满,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