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胃饮

和胃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和胃饮

药方名称和胃饮

处方陈皮1钱半,厚朴1钱半,干姜(炮)1-2钱,炙甘草1钱。

功能主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泻,及痰饮水气,胃脘不清,呕恶胀满,腹痛等证。孕妇胃寒气实,胎气上逼者。

用法用量此即平胃散之变方也。凡呕吐等症,多有胃气虚者,一闻苍术之气亦能动呕,故以干姜代之。

此方凡藿香木香丁香茯苓半夏扁豆砂仁泽泻之类,皆可随宜增用之;若胸腹有滞,而兼时气寒热者,加柴胡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叶氏女科》卷二:和胃饮

药方名称和胃饮

处方陈皮8分,桔梗8分,厚朴(盐制)8分,小茴香8分,益智仁8分,藿香8分,砂仁5分,苍术(米泔浸)4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妊娠恶阻,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古方汇精》卷一:和胃饮

药方名称和胃饮

处方淡吴萸4分,川连2分,干姜2分,橘皮1钱,当归1钱,白芍1钱,桂枝(同白芍炒)5分,炙草5分,西党参1钱5分(炙),生香附7分(去毛)。

功能主治胃气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虚寒者,与补中汤间进之,加服六味佳附丸;其有寒而实者,肢冷面白,气促,勺饮下咽即吐,去党参,加法制半夏3钱,温饮。

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猜你喜欢

  • 银翘辛夷汤

    药方名称银翘辛夷汤处方银花9克连翘12克辛夷3克 山栀3克黄芩3克桑叶9克荆芥6克薄荷3克桔梗6克 生甘草3克丝瓜藤10克功能主治散风清热解毒。治鼻渊。风热上乘,肺失宣利,热毒壅盛,熏蒸鼻窍,鼻流浊涕

  • 参贝陈皮

    药方名称参贝陈皮处方党参(去芦)20两,甘草20两,知母20两,贝母20两,桔梗12两。制法熬汤者陈皮(或切方块)640两,再入参贝陈皮细料面128两拌匀即成。功能主治开胃健脾,止嗽除痰。主脾胃虚热,

  • 化症丸

    《圣惠》卷七十一:化症丸药方名称化症丸处方硇砂半两(细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五灵脂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雄雀粪半两(微炒黄),猪牙皂荚半两(去皮,涂醋,炙令黄,去子)。制法

  • 健脾消食汤

    《胎产心法》卷下:健脾消食汤药方名称健脾消食汤处方人参2钱,当归3钱(酒洗),川芎1钱,神曲(炒)1钱,白术1钱5分(土炒),山楂6分,砂仁6分,麦芽5分,炙草5分。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块痛已除,停食痞塞

  • 安冲调经汤

    药方名称安冲调经汤处方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肉9克,川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功能主治平补脾肾,调经固冲。主肾气不固。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

  • 黄钟丸

    药方名称黄钟丸处方大黄40钱,黄芩20钱,黄连20钱。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难,烦悸而心下痞者。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汤送下。以下为度。若急下,则用酒服之。摘录《家塾方》

  • 白虎抱龙丸

    药方名称白虎抱龙丸处方寒水石(生、熟)各4两,石膏(生、熟)各4两。制法上为细末,生甘草熬膏为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发热,泄泻夜啼,不乳不食,牙疳口糜。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汤化下。摘

  • 粳米汤

    药方名称粳米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切片子)半两,半夏(汤浸7遍,切片子)2两半,甘草(炙,锉碎)1两,陈粳米2两半。制法上拌和,分作12服。功能主治腹痛而呕,脉紧细而滑。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盏,加生姜

  • 清血散

    药方名称清血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黄芩(中枯者)熟地各3克(以上均用酒浸)茯苓陈皮各2.4克 生甘草红花(酒浸)各1.5克生姜3片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水煎,调入五灵脂末少许,空腹时热

  • 旱莲膏

    《古今医鉴》卷九:旱莲膏药方名称旱莲膏处方旱莲草8千克(在六月下半月,七月上半月采,不许水洗,扭干取汁,晒五日,不住手搅一午时)真生姜汁500克 蜜500克(和汁同前晒)制法搅至数日,似稀糖成膏,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