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骨散

地骨散

《嵩崖尊生》卷十二:地骨散

药方名称地骨散

处方柴胡7分5厘,地骨皮7分5厘,桑白7分5厘,枳壳7分5厘,前胡7分5厘,黄耆7分5厘,茯苓5分,五加皮5分,人参5分,甘草5分,桂心5分,白芍5分。

功能主治肺热,热在皮肤,日夕甚,喘咳洒淅。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朱氏集验方》卷九:地骨散

药方名称地骨散

处方地骨皮、生地黄黑参甘草木通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经受热,眼赤或生翳膜。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圣惠》卷七十四:地骨散

药方名称地骨散

处方地骨皮半两,黄芩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耆(锉)半两,葳蕤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赤芍药半两,柴胡1两(去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烦躁,体热疼痛,口干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差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猜你喜欢

  • 桂附醒风汤

    药方名称桂附醒风汤处方附子1个7钱,天雄1个1两,南星1个1两(并生用,去皮脐),蝎梢半两(去毒)。功能主治中风涎潮,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7分,

  • 黄耆人参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黄耆人参汤药方名称黄耆人参汤处方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生地5钱,熟地5钱,麦冬2钱(去心),五味1钱半,天冬3钱(去心),黄柏1钱半(盐水炒),炙草1钱半。功能主治气虚阴

  • 黄蒸汤

    药方名称黄蒸汤处方黄蒸1升,麦面1升,猪矢1升。功能主治时行黄疸结热,面目四肢通黄,干呕,大便不通,小便赤黄似柏汁,腹痛心烦。用法用量《外台》本方用法:以水五升,渍一宿,煮取三升,绞去滓,顿服一升。摘

  • 珠蛤散

    药方名称珠蛤散处方熟石膏62克 煅蛤粉31克黄柏15克冰片少许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治湿疹,皮炎,烧伤。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赤白散

    药方名称赤白散处方白附、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汗斑。用法用量姜汁调稀,茄蒂蘸擦。摘录《仙拈集》卷四

  • 白芷黄连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白芷黄连汤药方名称白芷黄连汤处方白芷1两半,黄连(去须)1两,地榆1两半,当归(锉,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木香1两,赤石脂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芎藭1两半,

  • 林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林檎散药方名称林檎散处方麻黄(去节)、肉桂(去粗皮)、苍术(去皮)、川大黄、干葛、石膏、山栀子(去皮),各一两半。木通、瞿麦、甘草(炙)、前胡、川芎,各一两。藿香(

  • 大黄黄连汤

    药方名称大黄黄连汤处方大黄、黄连。功能主治痢疾里热盛,上冲心作呕,噤口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治痢南针》引作“大黄黄连酒”。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化疬丸

    药方名称化疬丸处方归尾5钱,蛇蜕(焙)5钱,乳香(去油)2钱,全蝎(去头足,炙)2钱,大黄2钱,没药(去油)2钱,荆芥2钱,桔梗2钱,连翘2钱,黄芩2钱,蝉蜕20个,羌活,僵蚕(炒)25条,朱砂(为衣

  • 白薇汤

    《全生指迷方》卷三:白薇汤药方名称白薇汤处方白薇30克当归30克人参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郁冒,又名血厥。患者平居无痰,忽然如死,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