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骨皮丸

地骨皮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半两,白芷半两,升麻半两,防风(去叉)半两,赤芍药半两,柴胡(去苗)1两,生干地黄(焙)1两半,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芎穷半两,知母(焙)半两,萎蕤半两,槟榔(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菊花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牵牛子(炒)半两,马牙消(研)半两,***屑半两,胡黄连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袭齿龈,肿痛有血。

用法用量每眼30丸,食后、夜卧熟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1两,龙胆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山栀子(去皮)1两,鳖甲(醋浸,炙黄)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羸瘦,经久不愈,邪热留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1两半,白槟榔(煨,锉)1两半,桔梗(炒)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茯神(去木)1两,百合1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熟干地黄(焙)2两,赤芍药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喘满,食少胁痛,时发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黄耆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七: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半两,龙胆2分(去芦头),子芩2分,紫参半两,黄耆半两(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木香1分,猪苓1分(去黑皮),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海蛤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因奶热所致小儿脊疳,渐渐黄瘦,以手指击之,背如鼓响,脊骨高。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日3次。得微利为效。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奇效良方》卷六十: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黄耆、桑白皮、山栀子马兜铃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甘草膏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肺热口臭,口中如胶,舌干发渴,小便多。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噙化。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

《圣惠》卷四: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3分,柴胡1两(去苗),子芩1两,生干地黄1两,麻黄根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屑半两,知母1两,川升麻1两,牡蛎粉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脏壅滞,或时烦热,频多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淡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普济方》卷三八三: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1分,龙胆1分,黄芩(去黑心)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木香1分,赤芍药1分,猪苓(去黑皮)1分,海蛤(研)1分,紫参(研)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郁李仁(炒,研)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泻不定,黄瘦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温汤送下。微利即止。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6两,牛膝6两,菟丝子(焙)6两,枳壳(去瓤,麸炒)6两,远志(去心)6两,熟干地黄6两。

制法上使酒浸3日,焙干为末,用浸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血气。主风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圣惠》卷四十一: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5两,生干地黄5两,牛膝3两(去苗),覆盆子3两,黄耆3两(锉),五味子3两,桃仁4两(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菟丝子4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蒺藜子4两(微炒去刺)。

制法上为末,下桃仁,搅使相入,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血,乌髭发,坚牙齿,益筋力。主

用法用量本方能令髭发终身不白,但黑润而巳;黄者经六十日变黑;已白者服百日如漆。

注意忌食蒜、牛肉、生葱、萝卜等。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猜你喜欢

  • 柽枝煎

    药方名称柽枝煎处方嫩柽枝3斤,牛蒡根5斤,石榴20颗(和皮捣碎。如无,即用枝2斤代之),生木瓜2颗(和皮细切;如无生者,即用干者倍用代之),桑根白皮5两(如无,以桑枝细锉代之),羚羊角屑3两,生姜3两

  • 琥珀煎

    《圣济总录》卷一○四:琥珀煎药方名称琥珀煎处方乳香末6克蕤仁(研)15克滑石铅丹各60克木鳖子(去壳)10枚黄连末秦皮各30克柳枝槐枝(并新青者)各10枝(每枝长4.5厘米)白蜜黄芩(去黑心)各120

  • 苦参藓皮汤

    药方名称苦参藓皮汤处方苦参10克,黄柏12克,苡仁10克,白藓皮20克,生地9克,赤芍10克,牛旁子10克,地肤子10克,浮萍10克,滑石20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清热活血,祛风除湿。主风湿之邪,留滞

  • 苦蒿梨丸

    药方名称苦蒿梨丸处方苦蒿梨、木香、萝卜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水蛊气。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四

  • 活神丹

    药方名称活神丹处方羌活、玄参、当归、熟地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风病,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护漏汤

    药方名称护漏汤处方粪蜣螂1个(焙脆,为末)。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以饭粘展成条,先用猪棕探管之浅深,然后将此药条入管内,其管即退而生肌矣。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引林天檠方

  • 苍白甘草汤

    药方名称苍白甘草汤处方苍术5钱,白芍1两,甘草1钱。功能主治气痛,腹痛至急,两胁亦觉胀满,口苦作呕,吞酸泄泻,而又不可得。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愈。摘录《辨证录》卷二

  • 福胎饮

    药方名称福胎饮处方当归1两(酒洗),枳壳(麸炒)3钱,川芎3钱,益母草2钱,黄耆5钱。功能主治催生。主难产。用法用量水煎服。临盆将产,服此最妙。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滋阴固下汤

    药方名称滋阴固下汤处方生山药45克 怀熟地45克 野台参24克滑石15克 生杭芍15克甘草6克酸石榴1个(连皮捣烂)功能主治治温病服药后,外感之火已消,而渴与泻仍来痊愈,或因服开破之药伤其气分,致滑泻

  • 狸鸠丸

    药方名称狸鸠丸处方花鸠1只(去毛肠嘴足,炙熟),羊肝1具(炒),细辛5两,防风5两,肉桂5两,黄连5两,牡蛎5两,甘菊花5两,白蒺藜5两,白茯苓4两,瞿麦4两,羌活3两,蔓菁子2升(蒸3炊),蕤仁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