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半夏丸

大半夏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大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半夏丸

处方半夏4两(汤洗7遍,去滑,焙干,为末),生姜(细擦)3两,蜜3两,青州枣2两(别煮取肉,去皮核,同生姜、蜜入银石器内与半夏末和熬,令稀稠得所),木香半两,沉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白术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红豆蔻半两。

制法上13味,除前4味外为末,与半夏膏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支饮,膈脘不利,咳嗽喘满。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煎干姜大枣汤送下。加至15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御药院方》卷五:大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半夏丸

处方半夏6两,桑白皮1两,生甘草1两,皂角(捶碎)6两,生姜(锉碎)6两,青皮2两,槟榔2两,木香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2两。

制法前5味,浆水5升,同煮令汁尽,取出半夏焙干为末,后4味与前半夏末拌匀,取生姜自然汁打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痰顺气。主咳嗽。

用法用量方中青皮槟榔木香三味原脱,据《普济方》补。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鸡峰》卷十八:大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半夏丸

处方半夏半斤,生姜半斤。

制法同研如泥,焙干为细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坠痰涎。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大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半夏丸

处方半夏2两(为末,生姜汁作饼,曝干),木香1钱,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钱,丁香1钱,人参3分,草豆蔻(去皮)3枚,槟榔(锉)3枚。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止逆温胃。主留饮,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摄生众妙方》卷六:大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半夏丸

处方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薄荷叶半两,南星半两,寒水石1两,白矾1两,干姜1两,半夏1两,白蛤粉2两,藿香2钱5分。

功能主治化痰。主痰嗽。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40丸,白汤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六

猜你喜欢

  • 芦吸散

    《张氏医通》卷十三:芦吸散药方名称芦吸散处方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制法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温肺壮阳,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

  • 艾姜汤

    药方名称艾姜汤处方艾叶1握,黑豆100粒。功能主治大便下脓血。用法用量新水1大盏,煎至6分,入生姜汁3大匙,稍热服。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 降压片

    药方名称降压片处方黄芩200g,决明子150g,山楂150g,寄生300g,臭梧桐150g,桑白皮100g,地龙(去土)100g。制法取黄芩、臭梧桐,粉碎成细粉,过筛;寄生、决明子、山楂,照煎煮法提取

  • 遇仙补寿丹

    药方名称遇仙补寿丹处方蝙蝠10个(捣烂,晒干)紫黑桑椹2.4升(取汁,滓晒干)杜仲童子发各180克天门冬90克黄精(蜜蒸,晒九次)何首乌熟地 川椒各120克 枸杞当归各60克(为末)旱莲草秋石丹 玄胡

  • 寒解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解汤药方名称寒解汤处方生石膏(捣细)30克知母24克连翘4.5克 蝉退(去足、土)4.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肌。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

  • 炼石散

    药方名称炼石散处方鹿角(烧灰)8两,白蔹3两,粗厉黄石2斤。制法上用好醋5升,先烧石通红,淬醋中,再烧再淬,醋尽方止,为末;加二味末,将剩下醋调如泥。功能主治胸面部疽毒坚如石碗者,其色不变。用法用量涂

  • 越婢加半夏汤

    药方名称越婢加半夏汤别名半夏汤(《普济方》卷二十七)。处方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大枣15枚甘草6克半夏9克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治肺胀,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用法用量上药

  • 血瘀散

    药方名称血瘀散处方乱发500克(洗净,烧灰)制法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治产后溺血,脉涩者。用法用量生地汁调下9克。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 辛乌散

    药方名称辛乌散别名角药(《重楼玉钥》卷上)。处方赤芍梢30克草乌30克桔梗15克荆芥穗15克甘草15克柴胡9克赤小豆18克连翘15克细辛15克紫荆皮30克 皂角15克 小生地15克制法上药不宜见火,置

  • 薄荷粥

    《长寿药粥谱》:薄荷粥药方名称薄荷粥处方新鲜薄荷30g(或干薄荷15g)。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疏散风热,清利咽喉。主中老年人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并可作炎夏防暑解热饮料。用法用量煎汤,候冷,以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