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茴香丸

大茴香丸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大茴香丸

药方名称大茴香丸

处方茴香(炒)良姜 官桂各15克苍术(泔浸)30克

制法上药研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疝气。一核偏坠,或俱肿胀,或一核缩入小腹,痛不可忍,用手按捺,方得还旧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姜汤送下;痛者,酒下。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奇效良方》卷三十四:大茴香丸

药方名称大茴香丸

处方茴香酸枣仁(炒)、破故纸(炒)、白术、白茯苓牡蛎(用左顾者,砂锅内慢火煅爆为度)、益智仁、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青盐、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白浊,出髓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用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杏苑》卷六:大茴香丸

药方名称大茴香丸

处方山楂(炒)4两,橘核(炒)2两,茴香(炒)2两,山栀仁2两,柴胡1两,牡丹皮1两,桃仁(炒)1两,八角茴香(炒)1两,吴茱萸(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结核偏坠,头肿胀;或一核缩入小腹,痛不可忍,用手捺按,方得还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六

猜你喜欢

  • 承气化毒汤

    药方名称承气化毒汤处方枳实、厚朴(姜炒)、大黄(酒炒)、槟榔、甘草。功能主治痘疮,狂妄发躁,手足宜热而反冷,阳极似阴,谓之阳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万氏家妙方》卷六

  • 参茸养元膏

    《饲鹤亭集方》:参茸养元膏药方名称参茸养元膏处方甘草2两,牛膝1两,鹿茸8钱,生地8钱,熟地8钱,淡苁蓉8钱,菟丝子8钱,川附8钱,川断8钱,麦冬8钱,远志8钱,蛇床子8钱,虎骨8钱,精珠(即穿山甲)

  • 黑附散

    药方名称黑附散处方干姜1两,乌梅1两,棕榈2两(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产内用力过度,或产内使性气,或食生冷,血海虚损,淋沥不断,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饮调下;煎乌梅汤下亦得。如

  • 加减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加减竹叶石膏汤处方青竹叶30张桑叶皮各4.5克金银花9克 鲜苇茎(去节)30克 熟石膏9克 光杏仁9克连翘壳9克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 象贝母9克冬瓜子12克功能主治治痧麻之后,有

  • 黄卷丸

    药方名称黄卷丸处方大豆黄卷1升(炒,勿令焦)。制法上为末,水法为丸。功能主治水气为病,小便不利,通身浮肿。用法用量每服2钱,早、晚开水送下。食淡为妙。摘录《医级》卷八

  • 白虎青龙汤

    药方名称白虎青龙汤处方生石膏木通贝母(去心,杵)桑叶(生用)连翘牛蒡子(生用,杵)板蓝根银花蝉蜕(去足、翅)麦冬(去心)生地黄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化痰。白喉,太阴燥火挟有少阳相火,喉间红肿而痛,甚

  • 丹参饮

    药方名称丹参饮处方丹参30克檀香砂仁各30克功能主治主心痛、胃脘诸痛。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服。摘录《时方歌括》卷下

  • 坎气丹

    药方名称坎气丹处方坎气24条(男者良)人乳粉72克 熟地240克(砂仁45克、陈煮酒240克制,久晒者良)人参60克枸杞子120克制法上药烘燥,入磨为末,用酒酿120克,白蜜120克,同炼捣为丸。功能

  • 壮筋续骨丹

    药方名称壮筋续骨丹处方当归6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 炒熟地120克杜仲30克 川断45克五加皮45克骨碎补90克桂枝30克三七30克黄耆90克虎骨30克 破故纸60克菟丝饼60克党参60克木瓜30克

  • 茜草汤

    药方名称茜草汤处方茜草根30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阿胶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血热,迫血外溢。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