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顺散

大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处方甘草(长寸)三十斤,干姜杏仁(去皮.尖.炒)、肉桂(去粗皮.炙),各四斤。

炮制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不计时候。

以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二: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别名二宜汤

处方甘草(锉寸长)30斤,干姜4斤,杏仁(去皮尖,炒)4斤,肉桂(去粗皮,炙)4斤。

制法上先将甘草用白沙炒及8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再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散暑。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中阴暑,食少体倦,发热作渴,腹痛吐泻,脉沉微者。

用法用量二宜汤(原书卷十)。①《景岳全书》: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大顺散”。②本方改为丸剂,名“杏仁丸”(见《普济方》)。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干姜肉桂散寒燥湿,杏仁甘草利气调脾,皆辛甘发散之药,升伏阳于阴中,亦从治之法也。如伤暑无寒证者,不可执泥。

2.《古方选注》:《局方》祖仲景大青龙汤,以肉桂桂枝,而变为里法。病由暑湿伤脾也,故先将甘草干姜同炒,辛甘化阳以快脾欲;再入杏仁同炒,利肺气以安吐逆;白沙,本草主治绞肠痧痛,用之拌炒,以燥脾湿;复以肉桂为散,俾芳香入阴,升发阳气以交中焦,去脾之湿,湿去而阳气得升,三焦之气皆顺,故曰大顺。

摘录《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广丹白及膏

    药方名称广丹白及膏处方广丹1钱,白及面2钱,凡士林1两。制法调匀成膏。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慢性溃疡,下肢溃疡(臁疮)。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蚕沙黄柏汤

    药方名称蚕沙黄柏汤处方生蚕沙(研末)1两,生黄柏(末)1钱。功能主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开水调下。6-7服即愈。摘录方出《种福堂方》卷二,名见《医学实在易》卷七

  • 乳香寻风丸

    药方名称乳香寻风丸处方乳香、川乌、没药、五灵脂、白胶香、地龙、白姜、半夏、五加皮、赤小豆,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中风。(1)瘫痪不遂,手足亸曳,口眼歪斜,或旋运僵仆,涎

  • 催生柞木饮

    药方名称催生柞木饮别名催生柞木叶饮、催生柞木饮子、柞木饮、催生神柞散、柞木饮子、催生神柞饮处方大柞木枝1大握(长1尺,洗净),大甘草5寸(并寸折)。功能主治妇人难产。妇人横产倒生,死胎在腹,胀烂不出。

  • 开结枳实丸

    《御药院方》卷五:开结枳实丸药方名称开结枳实丸处方枳实(麸炒)白术半夏(汤洗)天南星(炮)白矾(枯)苦葶苈(隔纸炒)大黄各15克木香6克黑牵牛(头末)60克大皂角(去皮、子,炙)30克青皮(去白)15

  • 二生丹

    药方名称二生丹别名二黄散处方大怀熟地3钱,锦纹大黄3钱。制法上2味,放新瓦上焙炙焦黄,为末,陈煮酒泛丸。功能主治妇人经水不通,内热,干血痨症。用法用量每用6钱,虚弱者减半,于五更鸡鸣时,用热陈煮酒徐徐

  • 黄连解毒凉膈散

    药方名称黄连解毒凉膈散处方黄芩、黄连、栀子、黄柏酒炒、连翘、薄荷叶、桔梗、枳壳、麦冬、山楂、花粉、木通、生地、大力子(酒炒)、甘草、竹叶、灯心、大黄(酒炒)、枳实(麸炒)、山楂。功能主治痘疮。毒火内盛

  • 调中消食汤

    药方名称调中消食汤处方川朴1钱,姜夏3钱,广木香1钱,炒麦芽5钱,炒车前3钱,炒神曲3钱,炒枳壳2钱,砂仁8分(冲),赤苓3钱。功能主治泄泻脘闷,嗳腐吞酸,宿食不化。摘录《镐京直指》

  • 五秀重明丸

    药方名称五秀重明丸处方甘菊(开头者)500朵荆芥穗500穗木贼500根楮实500个 川椒500粒(炒,去目)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翳膜遮睛,隐涩昏花。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

  • 酸石榴汤

    药方名称酸石榴汤处方酸石榴子30克 酸枣(去核)麦门冬(去心,焙)各60克覆盆子45克葛根90克乌梅(去棱)50枚甘草(炙,锉)30克栝楼根45克制法上药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口干舌焦。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