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酊
药方名称大黄酊
处方大黄粉200g。
制法上药用60%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3~5ml的速度渗漉,待滤液达750毫升时,停止渗漉,压榨药滓,压出液滤过,与滤液合并,加甘油100ml与适量的60%乙醇使成1升即得。
功能主治健胃。主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4ml。
摘录《药剂学及制剂注解》
药方名称大黄酊
处方大黄粉200g。
制法上药用60%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3~5ml的速度渗漉,待滤液达750毫升时,停止渗漉,压榨药滓,压出液滤过,与滤液合并,加甘油100ml与适量的60%乙醇使成1升即得。
功能主治健胃。主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4ml。
摘录《药剂学及制剂注解》
药方名称草头方处方牛膝、馒头草、夏枯草、蛇梦草、马鞭草、乌鸦眼睛草、婆婆针线草。制法上忌铁器,用木臼捣烂取汁。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和酒服,饮醉。摘录《外科集腋》卷三
《中国药典》:复方丹参片药方名称复方丹参片处方丹参450g三七141g冰片8g性状为褐色的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糖衣片和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褐色;气芳香,味微苦。炮制上三味,丹参提取三次,第一次加乙醇
《世医得效方》卷四:炒粉丸药方名称炒粉丸处方蚌粉30克巴豆7粒(去壳及膜)制法上二味,同炒令赤,去巴豆不用,用醋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积聚挺块,结于心腹之间,心腹刺痛,日久不愈,或干呕减食。用法
药方名称苦参酝酒处方苦参5斤,露蜂房5两,猬皮1具。制法上锉细。以水3斗,煮取1斗,去滓,浸细面5斤,炊秫米3斗,拌如常酝法,酒熟,压去滓糟。功能主治白癞,周身白点,如脂如榆荚,搔之白屑落,或痒或痛,
药方名称黑龙汤处方龙胆草(炒黑)柴胡木通甘草节当归金银花皂刺赤芍防风黄连吴萸(水炒)各等分功能主治舒肝清热,消肿止痛。治阴囊肿痛,溺涩,寒热作渴。用法用量水煎服。肿痛止后,加川芎、茯苓。摘录《医学入门
药方名称健脾补胃丸处方山楂3两(去核,微炒),白芍药1两7钱(冬月酒润,炒;余月酒润,晒干),白术4两(去须土),广陈皮1两7钱(去白),贝母1两(去心)。制法上为极细末,以神曲水调,熬作糊为丸,如绿
药方名称甘遂槟榔散处方甘遂,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1钱(生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积水、疳水。用法用量紫苏木瓜汤点下;脚肿,木瓜汤下。注意忌服甘草药。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通汤药方名称寒通汤处方滑石30克 生杭芍30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治下焦蕴蓄实热,膀胱肿胀。溺管闭塞,小便滴沥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
药方名称大畜方处方白蒺藜2两,泽兰1两,姜黄1两,莱菔子1两,山楂1两,茜草1两,土贝母1两,延胡索1两5钱,五灵脂1两5钱,槟榔7钱,金银花8钱,乌药6钱,青皮6钱,桃仁1两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
《症因脉治》卷四:加减保和丸药方名称加减保和丸处方麦芽、楂肉、枳实、苍术、厚朴、莱菔子、陈皮。功能主治食积泄泻。用法用量脾虚,加白术;热积,加川连;寒积,加炮姜;气滞,加木香。摘录《症因脉治》卷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