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奔豚汤

奔豚汤

金匮要略》卷上: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芎藭当归各6克半夏12克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4两(炙),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黄芩3两,桂心2两,栝楼2两,人参2两,芎?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奔豚,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5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夜2次。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葛根8两(干者),生李根(切)1升,人参3两,半夏1升(洗),芍药3两,当归2两,桂心5两,生姜2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得5升,温服8合,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注意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金匮》卷上: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注意海藻菘菜羊肉、饧。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明、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

临床应用奔豚气《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气从少腹上攻心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治疗无效。患者面色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脉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气。症脉合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剂,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方去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剂,诸症悉退而愈。

摘录《金匮》卷上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吴茱萸1升,桂心4分,芍药4分,生姜4分,石膏3分,人参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当归4两,李根皮1斤。

功能主治气奔急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清酒8升,煮取3升,分作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以芎、归、芍药和其瘀积之血,半夏生姜涤其坚积之痰,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气,并未尝用少阴之药。设泥奔豚为肾积,而用伐肾之剂,谬之甚矣。嗣伯治风眩气奔欲绝,故以桂、苓祛风,人参壮气,茱萸降逆,石膏开泄旺气为之必需。

摘录《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杏苑》卷六: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焙)4分,干姜3分。

功能主治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脉沉而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猜你喜欢

  • 加味解毒内托饮

    赵炳南方:加味解毒内托饮药方名称加味解毒内托饮处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青陈皮12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白芷9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内托。主毒热壅滞,发为臀痈。用

  • 芦甘丹

    药方名称芦甘丹处方上芦甘石(最细腻者,煅,黄连汤淬3-4次,拣净,研细,水飞漂)2两,上血竭5钱,海螵蛸(去背)5钱,真轻粉4钱,乌芋粉2两,漂牡蛎粉1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密贮。功能主治拔毒止

  • 加减牛膝汤

    药方名称加减牛膝汤处方桂心、瓜蒌、牛膝、瞿麦、川芎、归梢、枳壳、甘草、童便、麦糵。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妊娠羸瘦或挟病,气血枯竭,既不能养胎,必不能安者,可用此下之。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古今医鉴》

  • 调经逍遥散

    药方名称调经逍遥散处方当归、白芍、白茯苓、白术、柴胡、薄荷、香附、竹叶、煨姜。功能主治妇人血去太过,血虚生热,自汗体热,脉微。用法用量不拘时候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 加减栀子五物汤

    药方名称加减栀子五物汤处方葛根、、柴胡、香薷、石膏、栀子、前胡、黄芩、葱白、麦冬、陈皮、知母、甘草。功能主治安胎清热。主妊娠热病损胎者。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干葛神术汤

    药方名称干葛神术汤处方干葛、苍术、防风、石膏。功能主治宣发胃气。主阳明湿热,闭郁中焦,胃阳不能敷布,但头汗,周身无汗。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 除饮汤

    药方名称除饮汤处方附子(生,去皮)30克 白附子6克天南星(炮)白术(炒)白茯苓各15克(去皮)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温化痰饮。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0片,同煎至240毫

  • 芪苡汤

    药方名称芪苡汤处方黄芪60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旱莲草3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重楼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10克,料姜石60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化瘀解毒。主正气

  • 酸石榴汤

    药方名称酸石榴汤处方酸石榴子30克 酸枣(去核)麦门冬(去心,焙)各60克覆盆子45克葛根90克乌梅(去棱)50枚甘草(炙,锉)30克栝楼根45克制法上药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口干舌焦。用法用量每服

  • 补肝行血汤

    药方名称补肝行血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8分,生地黄8分,芍药8分,红花5分,白芷3分,防风3分,川连3分,菊花5分。功能主治肝血虚而风热并盛,血热瘀结不行。目赤肿如血,连及黑睛,胀痛不能见灯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