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胎散

安胎散

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熟地艾叶白芍(炒)川芎黄耆(炒)阿胶(炒)当归甘草(炙)地榆各3克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气血不足,腰痛下血,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上药加姜、枣,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胎产新书》卷一: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当归2钱,川芎2钱,白芍2钱,熟地2钱,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黄耆(炙)1钱半,甘草1钱半,阿胶(蛤粉炒)1钱半,地榆1钱半,半夏1钱,艾叶3分,姜3片。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安胎。主

用法用量以米汤调送。

注意半夏碍胎,宜少用为妥。

摘录《胎产新书》卷一

重订通俗伤寒论》: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白术黄芩、炒白芍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已外解,脾气虚馁,热乘虚陷,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生姜2片,大枣3枚,煎浓汁调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仙拈集》卷三: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白术2两,黄芩2两,续断1两,白芍1两,当归1两,砂仁5钱,甘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童便调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胎产新书》卷五: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人参5分,川芎5分,黄芩7分,当归头7分,白芍6分,黄耆6分,白术1钱,熟地1钱,蛤粉炒阿胶1钱,炙甘草3分。

功能主治安胎气。主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如腹痛,加杜仲(去粗皮,炒断丝),砂仁各5分;有忧怒郁结,加紫苏香附各5分。

摘录《胎产新书》卷五

济阴纲目》卷八: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白术1钱,当归1钱,黄芩1钱5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安胎。主妊娠胎动。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腹胀,加神曲麦芽各2分半;气虚泄泻,加人参3分、陈皮2分;潮热,加柴胡1钱;气上逆,加枳壳3分。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白术健脾生血,当归养血荣胎,甘草泻火缓急,条芩清热安胎。为散水煮,俾热化血荣,则冲任完固,而胎得所养,胎无不安,何胎动之有?

摘录济阴纲目》卷八

广嗣纪要》: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缩砂不拘多少(和皮略炒,勿令焦黑,去皮取仁为末)、当归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安胎易产。主因自高坠下,或为重物所压触动胎气,腹痛下血。

用法用量如觉胎中热,其胎即安矣。

摘录广嗣纪要

《痘疹金镜录》卷四: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别名安胎饮

处方八珍汤去地黄,加黄芩砂仁香附紫苏陈皮大腹皮

功能主治孕妇出痘动胎。

用法用量安胎饮(《医方考》卷六)。

各家论述医方考》: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所以养血;黄芩所以清热;砂仁香附紫苏陈皮大腹皮,所以行滞。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四

《种痘新书》卷十二: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芩陈皮紫苏砂仁阿胶香附艾叶紫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安胎。主

用法用量加益母、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女科万金方》: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茯苓甘草黄耆白术阿胶地榆、艾。

功能主治胎动不安,或见血水,或纯鲜血,腰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2钟,煎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别名安胎饮

处方地黄(自制)5分,艾叶5分,白芍药5分,川芎5分,黄耆(炒)5分,阿胶5分,当归5分,甘草(炒)5分,地榆5分。

功能主治妊娠卒然腰痛下血。

用法用量安胎饮(《妇科玉尺》卷二)。

或加杜仲续断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别名安胎饮、缩砂汤、小安胎饮、独圣散、独圣安胎散、独圣汤

处方编砂不以多少(熨斗内盛,慢火炒令热透,后去皮、取仁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下血,心腹疼痛,气逆呕吐及孕妇出痘动胎。

用法用量安胎饮(《女科百问》卷下)、缩砂汤(《妇人良方》卷十二)、小安胎饮(《得效》卷十四)、独圣散(《景岳全书》卷六十一)、独圣安胎散(《种痘新书》卷十二)、独圣汤(《叶氏女科》卷二)。服此药后觉胎动处极热,即胎已安。

注意此药非八九个月内,不宜多用。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经验女科方》: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苏叶、桔梗枳实大腹皮、贝母、知母、川归、五味子甘草石膏、桑白皮

功能主治胎前气紧不得卧。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经验女科方》

《胎产新书》卷二:安胎散

药方名称安胎散

处方阿胶1钱,人参1钱,茯苓1钱,川归1钱,生地1钱,川芎5分,甘草5分,小茴8分,人角茴8分。

功能主治胎前动红。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先急用胶艾汤以止其血,再服本方以护其胎。

摘录《胎产新书》卷二

猜你喜欢

  • 鹿头酒

    药方名称鹿头酒处方鹿头。功能主治补益精气。主虚劳不足,消渴,夜梦鬼物。用法用量上煮烂捣泥,少入葱,椒,连汁和曲、米,酿酒饮之。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 芎苏散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芎苏散药方名称芎苏散别名十味芎苏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芎芷香苏散(《证治准绳·伤寒》卷二)。处方川芎6克 苏叶枳壳(麸炒

  • 家秘香薷饮

    药方名称家秘香薷饮处方川连、厚朴、香薷、甘草、人参、广皮。功能主治暑气呕吐。头眩目暗,呕吐暴作,身热恶寒,烦渴引饮,唇干齿燥,腹中疼痛,小便短赤,气怯脉虚大者。用法用量口渴,加干葛、竹茹;有痰,加半夏

  • 肉豆蔻圆

    药方名称肉豆蔻圆处方诃黎勒皮、龙骨、木香,各三分;丁香三两,肉豆蔻仁、缩砂仁,各一两;赤石脂、白矾灰,各半两(枯)。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粟米饮和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冶气泻,疗脾胃气虚弱,饮食减

  • 救中汤

    《温病条辨》卷二:救中汤药方名称救中汤处方蜀椒(炒出汗)9克 淡干姜12克厚朴9克槟榔6克 广皮6克功能主治驱阴救阳。治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

  • 棘根汁

    药方名称棘根汁处方棘根。功能主治小儿朱田火丹,病1日1夜即成疮,先从背起,渐至偏身如枣大,正赤色者。用法用量浓煮棘根取汁,洗之。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 地肤酒

    药方名称地肤酒处方地肤子(即扫帚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疔毒,吹乳。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冲,热服。微汗即愈。摘录《仙拈集》卷四

  • 夺命箸头散

    药方名称夺命箸头散处方其胆矾4钱,草乌4钱,绿矾6钱,雄黄(1方加白矾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急喉闭,咽喉肿痛堵塞,气不得通,欲死者。用法用量方中雄黄用量原缺。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 姜石散

    药方名称姜石散处方姜石(以浓米泔浸7日,晒干,捣研,水飞过)1两,桑耳(捣罗为末)1两,豉(焙干捣罗为末)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眼疳,怕日赤烂,泪下疼痛,不久眼睛将落。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半钱

  • 地黄饮子

    《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方》:地黄饮子药方名称地黄饮子处方生地黄汁30毫升芦根15克 生麦门冬25克(去心)人参15克 白蜜15毫升橘皮10克生姜15克功能主治主心胃虚热,呕吐不能进食,食则烦闷。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