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大黄散

川大黄散

《圣惠》卷六十八:川大黄散

药方名称川大黄散

处方大黄1两(锉,生用),甘草1两(锉,生用),黄柏3两(锉),甘菊花1两,旋覆花1两,桑根白皮2两(锉),槟榔1两,黄连1两(去须),白芷2两,芜菁花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金疮,刀箭所伤,血不止,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七十三:川大黄散

药方名称川大黄散

处方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朴消1两,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半两,虻虫1两(微炒,去翅足),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胞中有积滞。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临睡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五十六:川大黄散

药方名称川大黄散

处方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当归1两半(锉,微炒),赤芍药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尸,及卒贼风,遁尸、邪鬼五疰,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蜜半合,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

《圣惠》卷十三:川大黄散

药方名称川大黄散

处方大黄(锉碎,微炒)1两,川芒消1两,赤芍药1两,桑根白皮(锉)1两,***仁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防葵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大便不通,心腹满闷,烦热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人行10里当利;如赤利,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九:川大黄散

药方名称川大黄散

处方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知母1两,川升麻1两,鳖甲1两(涂醋炙黄,去裙襕),赤茯苓1两,栀子仁半两,柴胡1两(去苗),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5日,烦热未退,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大小便稍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六十:川大黄散

药方名称川大黄散

处方大黄3分,赤芍药半两,黄耆(锉)1两,黄芩1两,玄参1两,丹参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大肠风热所攻,肛门赤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大黄散”。

摘录《圣惠》卷六十

猜你喜欢

  • 家传秘捶红膏药

    药方名称家传秘捶红膏药处方千金子肉1两,蓖麻子肉4两,桃仁1两,杏仁1两,老木鳖子肉1两。制法上共捣烂,入藤黄1钱,蟾酥1钱,乳香末3钱、没药3钱,研匀,再捶入松香,看老嫩得宜,再入樟冰1两,血竭、银

  • 龙莲芡实丸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龙莲芡实丸药方名称龙莲芡实丸处方龙骨莲须芡实乌梅肉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用山药煮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肾元亏损,精关不固,滑遗不禁。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米饮下。备注本

  • 碧雪散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碧雪散药方名称碧雪散处方白矾(明净)21克巴豆1粒(去亮,研)制法白矾研为末,瓦上熔化,入巴豆在内,以矾干为度,细研。功能主治主喉痹。用法用量每用0.3克,吹入咽喉中,涎出为

  • 参茸王浆

    药方名称参茸王浆处方人参、鹿茸。制法制成口服液,每支10毫升。功能主治滋补强壮。主神经衰弱,四肢无力,肝炎、贫血、骨折。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支。摘录吉林省通化百山制药三厂方

  • 黄钟丸

    药方名称黄钟丸处方大黄40钱,黄芩20钱,黄连20钱。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难,烦悸而心下痞者。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汤送下。以下为度。若急下,则用酒服之。摘录《家塾方》

  • 灵砂酒

    药方名称灵砂酒处方灵砂。功能主治疹疮黑陷不起。用法用量以好酒磨化3-5粒服。摘录《得效》卷十一

  • 涩肠散

    药方名称涩肠散处方诃子(炮)赤石脂龙骨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久痢,肛门脱出不收。用法用量加腊茶少许,和药掺肠头上,绢帛揉入。又治痢,米汤调服。摘录《婴童百问》卷八

  • 鹿马宝元丹

    药方名称鹿马宝元丹处方珍珠、琥珀、朱砂、金箔、银箔、真玉屑、珊瑚屑、***屑各等分(均细研),沉香、木香、丁香、乳香、檀香、人参、茯苓、白术、芍药、缩砂、桂花、当归、川芎、白芷、甘草(生)、白豆蔻各等分

  • 补胎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补胎汤药方名称补胎汤处方参、苓、术、草、归、白芍、芎?、熟地、香附、陈皮、阿胶、杜仲、川断、乌梅、黄耆。功能主治补胎,益肝气。主妊娠一月,胎动不安。各家论述此方四君配黄耆以益气

  • 加味枳术汤

    《仁斋直指》卷十七:加味枳术汤药方名称加味枳术汤处方枳壳(制)白术紫苏茎叶 辣桂陈皮槟榔北梗木香五灵脂(炒)各7.5克半夏(制)茯苓甘草(炙)各9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理气健脾,化痰消饮。治气为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