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拒胜汤

拒胜汤

药方名称拒胜汤

别名抵圣汤、巨胜汤、抵圣散

处方赤芍药1钱,半夏(炮7次)1钱,泽兰叶1钱,人参(去芦)1钱,陈皮(去白)1钱,甘草(炙)1分。

制法上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产后败血入于脾胃,而脾不能运化,胃不能纳谷,以致腹胀满闷,呕吐不定。产后胁痛,呕涎,脉弦软涩滞者。

用法用量抵圣汤(《产育保庆集》),巨胜汤(《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抵圣散(《张氏医通》卷十五)。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气亏血滞,痰饮不化而阻塞于胸臆间,有碍少阳清净之化,故胁痛呕涎不止焉。人参扶元以通血脉,赤芍破血以行滞血,半夏化痰燥湿,泽兰利血通经,陈皮和中利气,甘草和胃缓中,生姜豁痰涎以除呕也;水煎,温服,务使气行血化,则痰无不消,而脾胃清和,何胁痛呕涎之不已哉。

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局方》

猜你喜欢

  • 当归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药方名称当归饮子处方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各30克 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荆芥各30克何首乌黄耆(去芦)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心血凝滞,内蕴

  • 二姜丸

    《卫生总微》卷十六:二姜丸药方名称二姜丸处方干姜、良姜各等分。制法上锉细,同炒黄,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痹疾,发寒热似疟;亦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3-5丸,煎杨柳汤,空心送下。摘录《卫生总

  • 阳毒升麻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阳毒升麻汤药方名称阳毒升麻汤处方升麻、***、射干,各二钱半。黄芩(二钱),人参、甘草(炙),各一钱。功能主治治阳毒赤斑,狂言咽痛。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

  • 健步丸

    《中国药典》:健步丸药方名称健步丸处方黄柏(盐炒)40g知母(盐炒)20g 熟地黄20g当归10g白芍(酒炒)15g牛膝35g豹骨(制)10g龟甲(制)40g陈皮(盐炒)7.5g干姜5g锁阳10g羊肉

  • 集香丸

    《奇效良方》卷四十三:集香丸药方名称集香丸处方丁皮1两,茴香1两,益智1两,荆三棱1两,青皮1两,莪术1两,陈皮1两,川楝子1两,巴豆半两(和皮米炒黑,去米不用)。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功

  • 地龙膏

    《普济方》卷三九九引《直指》:地龙膏药方名称地龙膏别名地龙散处方干地龙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外肾肿硬,或疝,或风热暴肿及阴疮。用法用量地龙散(《普济方》卷三六二)。注意常避风冷湿地。摘录《

  • 苏感丸

    药方名称苏感丸处方苏合香丸四分 感应丸六分制法研和,别丸。功能主治行气通便。治肠胃气滞,大便不通,腹痛而呕。用法用量用紫苏、橘皮煎汤下,或枳壳散下,或用姜汁泡汤下。摘录《仁斋直指方》卷十五

  • 桂附苓术饮

    药方名称桂附苓术饮处方厚附片9克肉桂3克,茯苓12克 茅术 炒远志生姜皮各6克 制台乌4.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数月,面浮肢肿,面色灰黯,心悸气短,下肢畏寒,腰胀腹满,舌淡苔薄白而润,脉迟。用法用量水煎服

  • 敛疮内消方

    药方名称敛疮内消方处方黄明胶1两(水半升消了)。功能主治诸般痈肿发背。用法用量入黄丹1两,再煮3-5沸,又放温冷。以鸡毛扫在疮口上,如未成,即涂肿处自消。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黄明胶气味甘平微咸,入

  • 当归桂枝汤

    《幼幼集成》卷六:当归桂枝汤药方名称当归桂枝汤处方人参、当归身、正川芎、白芍药、炙黄耆、漂苍术、川黄柏、炙甘草。功能主治痘后血少,手足拘挛,不能转运。用法用量本方名当归桂枝汤,但方中无桂枝,疑脱。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