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杏仁煎

杏仁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杏仁煎

药方名称杏仁煎

别名杏仁桑皮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处方杏仁30克(去皮、尖、双仁,熬)通草12克紫菀五味子各6克 贝母12克 桑白皮15克 蜜30毫升 砂糖30克生姜汁30毫升

制法上九味,切。

功能主治治暴匆咳嗽,声音不出。

用法用量以水1.8升,煮五味,取600毫升,去滓,内杏仁脂、姜汁、蜜、糖和搅,微火上煎取400毫升。初服20毫升,后稍增量,日二夜一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蒜、面、炙肉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杏仁煎

药方名称杏仁煎

别名杏仁膏(《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杏仁15克(汤浸,去皮,研如膏)黄连15克(去须,捣罗为末)腻粉3克 白蜜33毫升 古字钱5枚 消梨汁200毫升

制法上药相和,放铜器中,以慢火煎令沸,可减至一半,以绵滤令净,却入器中,渐渐火逼如膏,瓷器中盛。

功能主治治眼暴赤。(红眼病)

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头,取如半小豆大,点眼中。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 艾附女珍丸

    药方名称艾附女珍丸处方香附5两(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盐酒浸),蕲艾(醋煮)2两,当归2两,川芎1两半,白芍1两半,熟地黄(酒蒸)1两半,黄芩1两半,阿胶(酒蒸)1两,臭椿根皮1两。制法上

  • 降压平片

    药方名称降压平片处方夏枯草300g,地龙300g,槲寄生300g,槐花300g,生地黄300g,黄芩300g,菊花300g,薄荷50g。制法将菊花、薄荷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将其余夏枯草等6味酌予碎

  • 痢泻丸

    药方名称痢泻丸处方全当归6两,生白芍6两,枳壳2两,槟榔2两,莱菔子2两,车前子1两,生甘草1两。制法上共研细末,水发为丸,如莱菔子大。功能主治痢疾,泄泻。用法用量每服5钱,小儿每服3钱,开水送下。摘

  • 苍术石膏汤

    药方名称苍术石膏汤处方苍术半两,石膏5钱,知母(锉)1钱半,甘草1钱。功能主治湿温,身多微凉,微微自汗,四肢沉重。用法用量上药同和匀,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温服。各家论述《古方选注》:苍术、石膏

  • 杜仲浸酒

    药方名称杜仲浸酒别名杜仲酒处方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桂心1两,丹参1两,当归1两,庵(艹闾)子1两,芎?1两,牛膝1两,桑寄生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1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

  • 椒盐散

    《医统》卷六十四:椒盐散药方名称椒盐散处方川椒、荜茇、薄荷、荆芥穗、细辛、朝脑、青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牙痛,用清凉药不效或反甚者。用法用量《景岳全书》本方用法:或煎汤漱之亦可。摘录《医统》卷

  • 防己丸

    《传家秘宝》卷中:防己丸药方名称防己丸处方甜葶苈4两,杏仁2两(炒),贝母2两(去心),甘草2两,防己2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肺痈用法用量方中甜葶苈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摘录

  • 黑归脾汤

    药方名称黑归脾汤处方归脾汤加大熟地。功能主治阴虚血少。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银海指南》卷三

  • 七宝饮

    药方名称七宝饮别名七宝散(《杨氏家藏方》卷三)、七宝汤(《易简方》)、截疟七宝饮(《医学正传》卷二)。处方厚朴(姜汁制)陈皮甘草(炙)草果仁常山(鸡骨者)槟榔青皮各等分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治一切疟疾

  • 应痛丸

    药方名称应痛丸处方破故纸骨碎补(去毛)苍术(生用)草乌各250克穿山甲(去膜,桑柴灰炒,起泡为度,砂炒亦可)舶上茴香(炒)各180克制法草乌用生姜500克捣烂淹两宿,焙干,与众药共为末,酒煮面糊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