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榼藤子丸

榼藤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半两,威灵仙(拣净,锉碎,水淘洗过,焙干)2两,大黄(煨过)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痔。下部肿痛,便血后重,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宣明论》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黄耆2两,枳实2两,槐花2两,荆芥穗2两,凤眼草2两,榼藤子1对(炙),皂子300个(炙)。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湿热内甚,因为诸痔久而不治,乃变成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米饮亦得。

注意忌油腻、生冷、猪、鱼、臭血物等。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附子1两,草乌头半两,川乌头半两,刺猬皮半两,猪牙皂角半两,榼藤子半两,皂角刺半两,枳壳半两,白矾1分。

制法上并锉碎,入砂罐内,炭火烧留性,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疮久不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1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御药院方》卷八: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1个(重7钱者,酥炙,和皮用),茴香(炒)半两,皂角刺(烧存性)半两,猬皮(烧存性)半两,枯白矾半两,白附子(炮)半两,枳壳(麸炒黄,去瓤)半两,樗皮(焙干)半两,乳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澼下血,痔漏结核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温酒送下;如有痔疮疼痛,醋研5-7丸,津唾涂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猜你喜欢

  • 红内消散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六:红内消散药方名称红内消散处方红内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龟背。用法用量用龟尿调,点背上骨节,久久自安。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

  • 麻前饮

    药方名称麻前饮处方升麻2钱,车前子(炒)2钱。功能主治大小便闭。用法用量以黄酒2钟,煎8分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救生一字散

    药方名称救生一字散处方干蝎49个(脚手头全,不用肚,为细末),蜈蚣1条(全者,不用中节,为细末),雄黄半钱(研细为末),脑少许(研为细末),麝少许(研为细末)。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搐搦

  • 土豆粥

    药方名称土豆粥处方新鲜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适量制法将土豆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状即可。功能主治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不适者。用法用量服用时加蜂蜜,每日清晨空腹食用,连服半月。摘录《民间方》

  • 釜底抽薪散

    药方名称釜底抽薪散处方吴茱萸15g,胡黄连9g,大黄9g,生南星15g。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口炎,虚火者。口色淡红,满口白斑微点,轻度溃烂,显露裂纹,夜间潮热,不渴,便溏尿数,舌质红无苔,脉虚。用

  • 漱口地黄散

    药方名称漱口地黄散处方黄芩240克甘草(生)75克荆芥穗30克薄荷叶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经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生疮,闭塞不通,或口舌肿胀。用法用量每用6克,用水150毫升,入薄荷少许,煎二三

  • 珍视明滴眼液

    药方名称珍视明滴眼液处方珍珠层粉、天然冰片、硼砂、硼酸性状为近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气香。炮制上四味,取珍珠层粉,加蒸馏水,搅匀,煮沸,每隔2小时搅拌一次,保温48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 加味紫苏和胎饮

    药方名称加味紫苏和胎饮处方紫苏叶(红者真)1钱,条芩1钱,甘草1钱,白术钱半,陈皮8分,藿香(须梗连叶者真)8分,砂仁5分。功能主治妊娠霍乱,寒热之盛,邪正交争,心腹绞痛,或吐或利,气血俱伤,子母不安

  • 益阴汤

    药方名称益阴汤处方山茱萸熟地 丹皮 芍药麦门冬五味子山药泽泻灯草地骨皮莲子功能主治养阴敛汗。治阴虚有热,寐中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加人参。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 冰香散

    《古今名方》引易玉泉家传方:冰香散药方名称冰香散处方苦瓜霜20g,硼砂20g,朱砂5g(水下),冰片5g,胆矾5g,雄黄精5g,人中黄5g,麝香3g,制僵蚕3g。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泄热消肿,祛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