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煮散

橘皮煮散

博济方》卷三:橘皮煮散

药方名称橘皮煮散

处方橘皮(去白)白术各60克诃子干姜(炮)官桂(去皮)枳壳(去瓤,麸炒)木香人参甘草(炙)各30克 草豆蔻7枚(去皮)厚朴45克(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半夏15克(汤洗二十度用)

制法上十三味,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气不足,寒滞内停,泄痢不止,腹中雷鸣,胀满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3片,枣子2枚,用水1SO毫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博济方》卷三

《养老奉亲》:橘皮煮散

药方名称橘皮煮散

别名不换金散、橘皮

处方橘皮(去瓤)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白术1两,木香1分,干姜(炮)、官桂(去皮)半两,槟榔1两(鸡心者),草豆蔻2个(去皮),半夏1分(麸炒),厚朴半两(加生姜1分,碎,炒干),枳壳半两(去瓤,麸炒),诃黎勒5个(煨,去核),甘草半两(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益元气,和脾胃,治伤寒。主心腹诸疾。

用法用量不换金散(原书)、橘皮散(《医统》卷三十五)。方中干姜用量原缺。

摘录《养老奉亲》

《博济》卷三:橘皮煮散

药方名称橘皮煮散

别名橘皮

处方橘皮(去白)2两,白术2两,诃子1两,干姜(炮)1两,官桂(去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木香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去皮)7枚,厚朴1两半(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半夏2分(汤洗20度用)。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元气不和,泄痢不止,腹内雷鸣,气胀膨满,冷气刺痛。

用法用量橘皮散(《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摘录《博济》卷三

猜你喜欢

  • 白衣丸

    药方名称白衣丸处方乌贼鱼骨5钱,白茯苓5钱,砂仁5钱,山豆根5钱,甘草5钱,僵蚕5钱,贯众1两5钱,硼砂、麝香、珍珠、象牙、脑子各少许。制法上为细末,飞罗白面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蚌粉为衣,阴干。功

  • 建脾膏

    药方名称建脾膏处方丁香1两,藿香(去土)1两,人参(去芦)1两,沉香半两,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膏。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吐泻。用法用量每用鸡头子大,粟米饮化服,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 苍独肾着汤

    药方名称苍独肾着汤处方白术、白茯苓、干葛、苍术、独活、防风。功能主治大阴经风湿腰痛,腰以下如横木居其中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三品锭子

    药方名称三品锭子处方上品:白明矾60克 ***31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黄9克中品:白明矾60克 ***45克乳香没药各9克牛黄6克下品:白明矾60克 ***4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牛黄1克制法先将

  • 至圣丹

    药方名称至圣丹处方熊胆(用温水化入药)、芦荟(研)、腻粉(同水银研)、朱砂(干飞),各一分;麝香(研)半分,蟾酥(研者.酒浸一宿)、龙脑(研)、铅霜(研),各一字;雄黄(研飞)、青黛(研)、胡黄连(末

  • 茯苓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茯苓汤药方名称茯苓汤别名六味茯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半夏(汤泡七次)赤茯苓(去皮)橘红各30克枳实(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治支饮

  • 丹矾取汗方

    药方名称丹矾取汗方处方黄丹1两,胡椒1两,白矾1两,马蜂窝5钱。制法上为末,葱捣成膏。功能主治瘟疫。用法用量手捏,男左女右,对小便处。取汗效。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九味解毒散

    药方名称九味解毒散处方黄连(炒)3分,金银花3分,连翘3分,芍药3分,山栀4分,白芷6分,当归8分,防风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热毒胎毒,发为疮疡,未溃作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母子并服。摘录《保婴撮要》

  • 荆公散

    药方名称荆公散处方黄耆2两,山药2两,远志1两(去心),茯苓1两,茯神1两,桔梗3钱,炙甘草3钱,麝香1分,木香2分5厘,砂仁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梦遗失精,及惊悸郁结。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

  • 二香饮子

    药方名称二香饮子处方附子1只(重1两)。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上药平分2片,半生半炮熟,磨木香水1盏,沉香水1盏,加生姜10片,煎至1盏,去滓,未发前连进2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