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

药方名称正柴胡饮

处方柴胡3~9克防风3克陈皮4.5克 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3~5片

药理作用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响 《中医杂志》1986(2):58,对正柴胡饮进行拆方、组方,以及各构成药味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影响的实验,证明全方有效,单味药仅芍药有作用,全方中减去任何一味药,都能明显削弱全方效应。方中诸药关系复杂,无作用的二药相加可有效果,无作用与有作用的二药相加效果增强,无作用的也可拮抗有作用的。提示与相须、相使、相恶有关。

功能主治平散风寒。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痰疟初起。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热服。

如头疼者,加川芎3克;热而兼渴者,加葛根3~6克;呕恶者,加半夏4.5克;湿胜者;加苍术3克,胸腹有微滞者;加厚朴3克,寒气胜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黄3~9克,去浮沫服之,或加苏叶亦可。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 葱液膏

    药方名称葱液膏别名葱涎膏处方葱汁3分,细辛1分,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制法上捣细辛、附子为末,以葱汁调令稀。功能主治耵聍塞耳聋,强坚挑不可得出者。用法用量葱涎膏(《奇效良方》卷五十八)。摘录方出《

  • 百全丸

    药方名称百全丸处方何首乌(雌雄各半)6两,天南星2两半(用生姜2两半制),白附子(微炮)1两半,黄丹(炒)2两。制法上除前项黄丹外,为细末,入黄丹,用白面2两半,加醋同调为糊,和有色为度,丸如梧桐子大

  • 千缗导痰汤

    药方名称千缗导痰汤处方南星3克半夏7个(水泡破皮,分四片)赤茯苓枳壳(麸炒)各3克 皂角(炙,去皮)3厘米甘草(炙)3厘米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痰盛而喘,不能平卧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块如指大,水煎服

  • 水解散

    《外台秘要》卷三引《延年秘录》:水解散药方名称水解散处方麻黄120克(去节)大黄90克黄芩90克 桂心60克甘草60克(炙)芍药60克制法上六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解表攻下。治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用

  • 经验消肿散

    药方名称经验消肿散处方干漆、大麦芽各等分。功能主治产后遍身青肿疼痛,及产后血水疾。用法用量上各为细末,以新瓦罐子中铺一重麦糵,一重干漆,如此填满,用盐泥固济,火煅通赤,放冷研为散,但是产后诸疾,热酒调

  • 点药

    《外科正宗》卷三:点药药方名称点药处方杏仁49粒(去皮尖),雄黄1钱,轻粉2钱。制法先将杏仁捣细,加雄黄、轻粉细末,再研匀。功能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猪胆调点。摘录《外科正宗》卷三《准绳·疡医》卷五:点

  • 葶苈桑白皮散

    药方名称葶苈桑白皮散处方葶苈子(隔纸炒香,研)、汉防己、杏仁、贝母、萝卜子(姜汁炒,研)、家苏子(姜汁炒,研)、桑白皮(蜜炒)、枳壳、黄芩、白芥子(姜汁炒,研)。功能主治麻疹正收及收后,胸高气喘,因肺

  • 掌胃膏

    药方名称掌胃膏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去面)白豆蔻(去壳)陈皮(去白)沉香枇杷叶(去毛)青皮(去白)丁香草豆蔻(去皮)木香藿香叶 缩砂仁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 定吐救生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定吐救生丹药方名称定吐救生丹处方山大戟(浆水煮.切.焙干.为末)一十五两,乳香(别研)、丁香(为末),各五两;粉霜(研)、腻粉(研碎),各七两半;龙脑(研)二两半,

  • 海藻散坚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海藻散坚丸药方名称海藻散坚丸处方海藻昆布各60克小麦120克(醋煮,晒干)柴胡60克龙胆草(酒拌,炒焦)60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治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