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泻心汤

泻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泻心汤

药方名称泻心汤

处方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金匮要略》卷中:泻心汤

药方名称泻心汤

别名三黄泻心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处方大黄10克黄连黄芩各5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燥湿泄热。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顿服之。

备注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由于三黄之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对湿热内蕴而发的黄疸,也能主治。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猜你喜欢

  • 理脾涤饮方

    药方名称理脾涤饮方处方北箭耆5钱,白贡术5钱,法夏子3钱,西砂仁1钱,炮干姜1钱,白蔻仁1钱(为末)。功能主治五饮诸症。用法用量方中炮干姜用量原缺。各家论述此方奏功甚速,予历试有年,活人多矣。其制方之

  • 解风丸

    药方名称解风丸处方荆芥穗、防风、白蒺藜、苦参、胡麻子、薄荷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皂荚水和为丸。功能主治***风。用法用量1日服3-4次,用百沸汤或清饭汤送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 滴眼汤

    药方名称滴眼汤处方秦皮半两,升麻半两,黄连半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内障不见物,由病后不慎酒、面、炙煿五辛所致者。用法用量水2升,煎至1升,绵包着头温汤,滴入眼中,频频用之。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桂心煎

    药方名称桂心煎别名桂心膏处方桂心(末)2两,生姜汁2合,白蜜10两,生地黄汁1升。功能主治虚劳吐血,胸膈不利。用法用量桂心膏(《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 清带汤

    药方名称清带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海螵蛸(去净甲,捣)12克茜草9克功能主治治妇女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水煎服。单纯赤带,加白芍、苦参各6克;单纯白带,加鹿角霜、白

  • 茵陈四逆汤

    药方名称茵陈四逆汤拼音Yīn Chén Sì Nì Tāng别名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医门法律》卷六),茵陈姜附汤(《类证治裁》卷四)。处方干姜45克甘草(炙)60克附子(炮)1枚(去皮,破8片)茵陈

  • 独栗丸

    药方名称独栗丸处方栗不拘多少(取肉,焙干)。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腰脚沉重,劳伤痛,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5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 黄连汤

    《伤寒论》:黄连汤药方名称黄连汤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用法

  • 通隘散

    药方名称通隘散处方白硼砂6克 孩儿茶3克蒲黄1.8克青黛3克 牙消1.8克 枯矾I.8克 片脑0.6克黄连1.5克(研末)滑石3克寒水石3克黄柏1.5克(研末)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喉痛生疮声哑

  • 天麻除湿汤

    药方名称天麻除湿汤处方白术120克天麻90克人参(去芦头)90克干姜60克(炮)全蝎60克(用糯米一盏,炒黄色,去糯米不用)附子(生,去皮、脐,切开。取生姜自然汁150毫升,浸一宿,取出炙尽,无浸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