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脾散

清脾散

《古今医统》卷五十一:清脾散

药方名称清脾散

处方白术(炒)苍术茯苓半夏黄连各3克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1.5克

功能主治治手足心出汗。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灯心,煎至24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五十一

审视瑶函》卷四:清脾散

药方名称清脾散

处方薄荷升麻甘草(减半)山栀仁(炒)赤芍枳壳黄芩广陈皮藿香石膏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经伏热,风热乘袭,致生土疳眼(俗称偷针眼),眦部胞睑红肿,甚则出血流脓者。

用法用量每服7.5克,水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猜你喜欢

  • 养气汤

    药方名称养气汤处方干姜(炮)甘草(炙)各60克白檀香(锉)丁香各45克 丁皮30克胡椒6克 盐75克人参6克白芷3克制法上药共研微碎,用慢火燎令香熟,乘热入瓷器中,密覆候冷,研为细末,过筛,入器中密贮

  • 截瘴散

    药方名称截瘴散处方常山(鸡骨样者良)、茯神(去皮木)、肉桂(去粗皮)各等分,甘草减半。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瘴疾,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三日两日而发,或间日连日而作。用法用量每服半两,用时酒1大半碗

  • 加味如圣汤

    药方名称加味如圣汤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半,黄芩1钱,黄连1钱,薄荷1钱,天花粉1钱,元参1钱。功能主治咽喉一切病证。用法用量水煎,频频咽之。滓再煎服。如风热壅盛,欲结毒溃脓,加射干、连翘各1钱,牛蒡

  • 合魂丹

    药方名称合魂丹处方人参5钱,茯神3钱,炒枣仁1两,熟地2两,莲子心5钱,巴戟天1两。功能主治心肾不交,觉自己之身分而为两,他人不见而已独见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活血散瘿汤

    《外科正宗》卷二:活血散瘿汤药方名称活血散瘿汤处方白芍当归陈皮川芎半夏熟地人参茯苓丹皮各3克红花昆布木香甘草节各1.5克青皮肉桂各1克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化痰消瘿。治瘿瘤已成,日久渐大,无痛无痒,气血虚

  • 参附再造汤

    药方名称参附再造汤处方高丽参1钱至1钱半,淡附片5分,川桂枝1钱,羌活8分,绵耆皮1钱半(酒洗),北细辛3分,清炙草8分,防风8分。功能主治助阳发汗。主伤寒夹阴、阳虚不能作汗,尺脉迟弱者。各家论述阳虚

  • 竹茹膏

    药方名称竹茹膏处方真麻油60克 青木香60克 青竹茹9克杏仁20粒(去皮、尖)制法上药人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滓,入松脂(研)15克,熬成膏。功能主治治黄泡热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疮上。摘录《

  • 清离滋坎汤

    药方名称清离滋坎汤处方怀生地黄3克 熟地3克麦门冬(去心)3克当归(酒洗)3克白芍(酒炒)3克 怀山药3克牡丹皮1.8克 炙甘草0.9克天门冬(去心)3克 白茯苓(去皮)3克山茱萸(酒蒸,去核)3克白

  • 化瘀通络洗剂

    药方名称化瘀通络洗剂处方骨碎补15g,苏木15g,桑寄生15g,伸筋草15g,威灵仙15g,桃仁9g,续断9g,当归尾9g,桑枝9g,川芎6g,红花6g。功能主治活血舒筋,化瘀通络。主上肢骨折脱位后期

  • 罂粟膏

    药方名称罂粟膏处方罂粟花15朵(无花,以壳代之)麻油120克 白蜡9克轻粉(研细末)6克制法将罂粟花用油煎枯,过滤,入白蜡熬化,待四周将凝时,下轻粉末,搅匀。功能主治治汤火伤,皮肉损烂,痛苦焮热,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