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处方独活三两,桑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即寄生亦名,非正续断)、当归(酒浸.焙干)、白芍药、熟地、黄蓍(酒浸.蒸)、牛膝(去芦.酒浸)、细辛(去苗)、白茯苓(去皮)、防风(去芦)、秦艽(去土)、人参、桂心(不见火)、川芎杜仲(制炒断丝)、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肾气虚弱,腰背疼痛,此病因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脚重、挛痹,宜急服此。

并治新产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痹弱,不得屈伸。

近人将治历节风并脚气流注,甚有效。

此汤最能除风消血。《肘后方》有附子一枚,无寄生、人参甘草当归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气虚下痢,除地黄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处方独活9克 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藭人参甘草当归芍药 干地黄各6克

制法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方中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桂心温通血脉。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之功。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慎斋遗书》卷七: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处方白芍1两,杜仲1两,归身1两,防风1两,白芷1两,人参1两,细辛1两,桂心1两,熟地1两,牛膝1两,川芎1两,寄生1两,甘草1两,独活3两。

功能主治鹤膝风,痛甚,因干风者,并主痛风。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慎斋遗书》卷七

《妇科胎前产后良方注评》: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处方独活8分,桑寄生8分,牛膝8分,木瓜、薏米8分,秦艽6分,续断8分,当归尾8分,生地6分,茯苓8分,芍药(炒)5分,焦杜仲8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产后腿脚无力,不能动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妇科胎前产后良方注评》

《医略六书》卷三十: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处方熟地5钱,独活1钱半,当归3钱,官桂1钱半,白芍1钱半(酒炒),川芎1钱,茯苓3钱,杜仲3钱(酒炒),牛膝3钱(酒炒),桑寄生3钱(酒炒)。

功能主治产后脚气疼痛,脉虚涩弦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血室空虚,邪气陷伏而下注于脚,故脚弱疼痛,谓之脚气。熟地补血以荣肝肾,独活疏邪以宣通经络,当归养血荣经,白芍敛阴和血,川芎行血中之气,官桂散营中之寒,茯苓渗湿和脾,杜仲强腰补肾,寄生祛痹强腰脚,牛膝下行壮筋骨。水煎温服,使血气内充,则筋脉滋荣而寒邪自散。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得效》卷三: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处方独活2两半,真桑寄生(无则用川续断代)2两,杜仲(切,炒断丝)2两,北细辛2两,白芍药2两,桂心2两,芎?2两,防风(去芦)2两,甘草2两,人参2两,熟地黄(洗)2两,大当归2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除风活血,解风寒暑湿之毒。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腰脚挛疼,历节风湿,脚气;产后血虚生风,手足抽掣,筋脉挛急,时发搐搦,半身不遂;或因劳役太早,风邪乘间而入。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煎,空心服。

痛甚,加黑牵牛少许(炒熟,研);有痰,间服加味寿星丸。

摘录《得效》卷三

《鸡峰》卷四: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处方独活、寄生、细辛杜仲牛膝防风、芎、熟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除风消血。主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腰背痛,不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痛重,或腰胁痛,脚气偏重,毒湿多风。素无风或久履湿冷,或足汗脱履,或洗足当风,湿毒内攻,足胜两腿缓纵挛痛,或皮肉紫破有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2次。服讫温身,勿令冷也。取蒴藋菜火燎,厚安置床上,热卧之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茎,熬热卧之。诸处风湿亦用此方。

摘录《鸡峰》卷四

《千金》卷八: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别名独活汤、万金汤

处方独活3两,寄生2两,杜仲2两,牛膝2两,细辛2两,秦艽2两,茯苓2两,桂心2两,防风2两,芎?2两,人参2两,甘草2两,当归2两,芍药2两,干地黄2两。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用法用量独活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二)、万金汤(《朱氏集验方》卷一)。本方改为丸剂,名“独活寄生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喜虚下利者,除干地黄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少阳、厥阴药也。独活细辛入少阴,通血脉,偕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桑寄生益气血,祛风湿,偕杜仲牛膝健骨强筋而固下;芎、归、芍、地所以活血而补阴;参、桂、苓、草所以益气而补阳。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血气足而风湿除,则肝肾强而痹痛愈矣。

2.《千金方衍义》:风性上行,得湿沾滞,则留着于下,而为腰脚痹重,非独活、寄生无以疗之。辛、防、秦艽独活之助,牛膝杜仲,寄生之佐,桂、苓、参、甘以补其气,芎?、芍、地以滋其血,血气旺而痹着开矣。

3.《成方便读》:熟地、牛膝杜仲、寄生补肝益肾,壮骨强筋;归、芍、川芎和营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参、苓、甘草,益气扶脾,又所谓祛邪先补正,正旺则邪自除也;然病因肝肾先虚,其邪必乘虚深入,故以独活细辛之入肾经,能搜伏风,使之外出;桂心能入肝肾血分而祛寒;秦艽防风、为风药卒徒,周行肌表,且又风能胜湿。

摘录《千金》卷八

《医医偶录》卷一:独活寄生汤

药方名称独活寄生汤

处方独活1钱,桑寄生1钱,防风1钱,秦艽1钱,威灵仙1钱,牛膝1钱,茯苓1钱,桂心5分,细辛3分,炙草3分,当归2钱,金毛狗脊2钱。

功能主治产后腰痛,上连脊背,下连腿膝。

摘录《医医偶录》卷一

猜你喜欢

  • 六斤丸

    药方名称六斤丸处方木瓜1斤,牛膝1斤,肉苁蓉(去甲膜,洗淡)1斤,明天麻1斤,枸杞子1斤,鹿角胶1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调补;脚气愈后久服可以除根。主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

  • 竹叶膏

    药方名称竹叶膏处方生竹叶(去梗净)500克生姜120克 净白盐180克制法先将竹叶熬成浓汁,再将生姜捣汁,同熬沥净,加入盐同熬干,贮于有盖瓷器中。功能主治治牙痛。用法用量用时擦牙。摘录《青囊秘传》

  • 十香丸

    药方名称十香丸处方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炒)荔核(煨焦)各等分 皂角(微火烧烟尽)制法上药为末,用酒糊为丸。功能主治行气,散寒,止痛。治气滞寒凝所致的胃痛、腹痛、疝痛等。用法用量如弹子

  • 白术除眩汤

    药方名称白术除眩汤处方甘草,川芎,附子,白术,官桂。功能主治感寒湿,头目眩晕。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食前服。摘录《杂证大小合参》卷六

  • 活血止痛散

    《中国药典》:活血止痛散药方名称活血止痛散处方当归400g三七80g乳香(制)80g冰片20g土鳖虫200g自然铜(煅)120g性状为灰褐色的粉末;气香,味辛、苦、凉。炮制上六味,除冰片外,其余当归等

  • 防己竹沥汤

    药方名称防己竹沥汤处方防己(锉)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3两,防风2两(去叉),升麻2两,桂2两(去粗皮),芎?2两,独活2两(去芦头),羚羊角2两(镑)。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初得中风

  • 沉香大腹皮汤

    药方名称沉香大腹皮汤处方沉香半两,陈皮半两,良姜半两,附子半两,丁香半两,川芎半两,白豆蔻半两,草豆蔻仁半两,厚朴1两,大腹皮1两(炙),白术2两半。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肿。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

  • 红粉生肌膏

    药方名称红粉生肌膏处方红粉5g(又名红升丹),朱砂15g,生肌膏80g。制法上药均匀调成膏,加消毒纱布制成。功能主治化腐生肌。除去瘘管管壁瘢痕组织及不良肉芽组织。主慢性顽固创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外用。

  • 参椒汤

    药方名称参椒汤处方苦参30克花椒9克功能主治主疥疮。用法用量用米泔水煎,俟温洗之。洗后避风,拭干搽药。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 黄雌鸡汤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黄雌鸡汤药方名称黄雌鸡汤处方小黄雌鸡1只(去头、足、翅、羽、肠胃,洗,切)当归15克(锉,微炒)白术15克 熟干地黄15克 桂心15克黄耆15克(锉)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