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麻黄汤

甘草麻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麻黄汤

药方名称甘草麻黄汤

别名麻黄甘草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甘草6克麻黄12克

功能主治治里水。身体面目悉肿,腰以上肿甚,身微热,口不渴,无汗,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药后注意避免风寒。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甘草麻黄汤

药方名称甘草麻黄汤

别名麻黄汤、麻黄甘草汤、二物汤、麻甘汤、走马通圣散

处方甘草2两,麻黄4两。

功能主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麻黄汤(《千金翼》卷十九)、麻黄甘草汤(《三因》卷十四)、二物汤(《普济方》卷三八六)、麻甘汤(《医学入门》卷七)、走马通圣散(《金匮要略今释》卷五引《秘传经验方》)。

注意慎风寒;忌海藻菘菜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三黄补血汤

    药方名称三黄补血汤处方牡丹皮黄耆升麻各3克当归柴胡各4.5克 熟地黄川芎各6克 生地黄9克白芍药15克制法上药嚼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亡血血虚。面赤善惊,六脉俱大,按之空虚者。用法用量每服

  • 桂沉浆

    药方名称桂沉浆处方紫苏叶1两(锉),沉香3钱(锉),乌梅1两(取肉),砂糖6两。功能主治去湿逐饮,生津止渴,顺气。主用法用量用水5-6碗,熬至3碗,滤去滓,入桂浆1升,合和作浆。饮之。摘录《饮膳正要》

  • 完胞饮

    药方名称完胞饮处方人参30克白术300克(土炒)茯苓9克(去皮)生黄耆15克当归30克(酒炒)川芎15克白及末3克红花3克 益母草9克桃仁10粒(泡,炒,研)功能主治治妇人产时,损伤胞胎,小便淋漓不止

  • 涩精金锁丹

    药方名称涩精金锁丹处方韭子200克(酒浸三宿,滤出焙干)制法上药杵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遗精。用法用量每次2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摘录《中藏经》卷下

  • 鼻吸散

    药方名称鼻吸散处方川芎2钱,白芷2钱,乳香2钱,没药2钱,雄黄2钱,火消4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伤寒憎寒,头身疼痛,痘疹不出,或初出不透,风寒咳嗽;及受暑恶心,目肿,咽喉肿痛,牙疼,心腹疼痛。

  • 黄鸡馄饨

    药方名称黄鸡馄饨处方黄雌鸡肉5两,白面7两,葱白(切细)2合。功能主治老人胃弱不进饮食,痿瘦。用法用量上同作馄饨。如常法煮食。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氤氲汤

    药方名称氤氲汤处方大豆卷6克藿香9克佩兰9克青蒿6克 焦栀皮6克连翘9克滑石15克通草3克郁金6克 菖蒲3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湿,宜气透痞。治湿温,发热身痛,热势起伏,汗出不解,胸脘痞闷,呕恶便溏,颈、胸

  • 甲乙归藏汤

    药方名称甲乙归藏汤处方真珠母8钱,龙齿2钱,柴胡1钱(醋炒),薄荷1钱,生地6钱,归身2钱,白芍1钱5分(酒炒),丹参2钱,柏子仁2钱,夜合花2钱,沉香5分,红枣10枚,夜交藤4钱(切)。功能主治身无

  • 和营消肿汤

    药方名称和营消肿汤处方当归尾9g,赤芍9g,桃仁9g,红花9g,黑山栀9g,大贝母9g,花粉9g,丝瓜络9g,木通6g,炙甲片9g,炙乳香9g,炙没药9g。功能主治活血和营,消肿解毒。主一切痈肿(脓疡

  • 参赭镇气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参赭镇气汤药方名称参赭镇气汤处方野台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8克 生芡实15克 生山药15克 萸肉(去净核)18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生杭芍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