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沉香散

白沉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沉香散

药方名称白沉香散

处方川白姜(炒)、半夏僸、白茯苓附子(炮热.去皮)、诃子肉、干山药沉香白术(煨)、木香人参(去芦),各一两半。丁香半两,甘草(炙)六钱。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攻冲心腹,胁肋胀满,噫醋吞酸,胸膈噎塞,饮食减少。

常服坠气和脾。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中盏,生姜三片,枣三枚,木瓜一片,煎七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三(淳佑新添方》:白沉香散

药方名称白沉香散

处方川白姜(炒)1两半,半夏曲1两半,白茯苓1两半,附子(炮熟,去皮)1两半,诃子肉1两半,干山药1两半,沉香1两半,白术(煨)1两半,木香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丁香半两,甘草(炙)6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常服坠气,和脾胃。主一切冷气攻冲心腹,胁肋胀满,噫醋吞酸,胸膈噎塞,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水1中盏,加生姜3片,大枣3个,木瓜1片,煎7分,食前服。

摘录《局方》卷三(淳佑新添方》

猜你喜欢

  • 固本养荣汤

    药方名称固本养荣汤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白术山药人参牡丹皮山萸肉黄耆各3克甘草肉桂五味子各1.5克功能主治治多骨疽已成,脾胃虚弱,气血两虚,骨不吐出,或既出不能收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加生姜3

  • 干颓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干颓汤药方名称干颓汤处方生箭耆150克当归3O克 甘枸杞果30克 净杭萸肉30克 生滴乳香9克 生明没药9克 真鹿角胶18克(捣碎)功能主治治肢体痿废,或偏枯,脉象极微细无力者

  • 飞补汤

    药方名称飞补汤处方黄耆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人参1两,五味子3分,神曲3分,乌药3分,沉香3分,石斛3分,苡仁3分,橘皮半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调胃气,进饮食。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

  • 大木香丸

    药方名称大木香丸处方木香1两1分,天麻1两,桔梗1两,防风1两,天南星(姜制)1两,半夏曲1两,黄耆1两,白芷1两,白鲜皮1两,海桐皮1两,羌活1两,川芎1两,当归1两,茯苓(去皮)1两,麻黄(去根节

  • 白黄散

    药方名称白黄散处方白矾1钱,雄黄1钱,细辛1钱,瓜蒂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齆,瘜肉,鼻痔。用法用量以雄大胆汁为剂,如枣核。塞鼻中。摘录《医统》卷六十二引《易简》

  •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卷上:大黄附子汤药方名称大黄附子汤处方大黄6克附子9克(炮)细辛3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通便止痛。主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胁下或腰胯偏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紧弦。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50

  • 化痰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化痰丸药方名称化痰丸处方半夏(洗)天南星(去皮、膜)白矾皂角(切碎)生姜各500克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别研)杏仁(去皮、尖,炒,别研)干葛神曲(炒)麦

  • 吃力迦丸

    药方名称吃力迦丸别名苏合香丸(《苏沈良方》卷五)。处方吃力迦(即白术)光明砂(研)麝香诃黎勒皮 香附子沉香(重者)青木香丁子香安息香白檀香荜茇***各30克 熏陆香苏合香龙脑香各15克制法上十五味,捣筛

  • 和伤治血汤

    药方名称和伤治血汤别名和伤活血汤处方山甲(炒,为末)2钱,归尾2钱,红花2钱,苏木2钱,生地2钱,灵仙2钱,加皮2钱,川芎5分,乳香5分,没药5分,花粉5分,甘草3分,桃仁(打碎)49粒,血竭2分,大

  • 五香膏

    药方名称五香膏处方霍香甘松香甲香(炙)鸡舌香附子(炮)续断乌喙(炮)各37.5克泽兰防风细辛白术各30克白芷松叶莽草各53克 柏叶60克(炙)大皂荚2寸(炙)甘草23克(炙)猪膏2.5千克制法上十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