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豆蔻散

红豆蔻散

《圣惠》卷五:红豆蔻散

药方名称红豆蔻散

处方豆蔻1两(去皮),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半两,高良姜1两(锉),芎?3分,诃黎勒半两(煨,用皮),草豆蔻6枚(去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半两,神曲3分(微炒令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宿食不消,及腹胁胀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同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红豆蔻散

药方名称红豆蔻散

别名豆蔻

处方豆蔻3分(去皮),白术3分,桂心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3分(煨,用皮),黄耆3分(锉),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即妨闷,四肢少力,疼痛。

用法用量豆蔻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注意忌生冷、油腻、湿面。

摘录《圣惠》卷五

猜你喜欢

  • 补母止嗽汤

    药方名称补母止嗽汤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人参1钱,陈皮3分,甘草1钱,苏子1钱,半夏1钱,桔梗2钱,麦冬5钱,紫菀1钱,肉桂5分。功能主治脾胃虚寒不能生肺,邪留中脘,久嗽不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揩齿莲子草散

    药方名称揩齿莲子草散别名莲子草散处方莲子草半两,升麻(锉)半两,牛膝(切)半两,茜草(切)半两,丁香半两,生地黄(切)2两。制法上入瓶内,用泥封头,烧令通赤,取出为散。功能主治黑发髭。主用法用量莲子草

  • 苍耳叶羮

    《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食医心鉴》:苍耳叶羮药方名称苍耳叶羮处方苍耳叶1斤(嫩者),米2合。制法上切细。功能主治五痔下血。用法用量于豉汁中和米煮作羮,着盐椒、葱白,空心食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

  • 草豆蔻饮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草豆蔻饮药方名称草豆蔻饮处方草豆蔻(去皮)1分,高良姜1分,常山1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生姜半分,淡竹叶1握,黑豆50枚。功能主治寒疟。

  • 补真汤

    《医醇剩义》卷一:补真汤药方名称补真汤处方紫河车(干切)2钱,熟地5钱,附子1钱,山萸肉1钱5分,当归2钱,白芍1钱5分(酒炒),茯神2钱,丹参2钱,远志5分(甘草水炒),麦冬2钱,石斛2钱,独活1钱

  • 杜若散

    药方名称杜若散处方杜若1两,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山茱萸1两,蔓荆子3分,茵芋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飞廉3分,石膏1两,藁本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芎?半两。制法上为粗散。功

  • 加味控涎丸

    药方名称加味控涎丸处方大戟1两,芫花1两,甘遂1两,甜葶苈1两,巴豆(去壳)1两,黑牵牛3两(炒,取头末),白芥子(炒)2两。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消浮退肿,下水。主风热上壅,或中脘

  • 五苓散与参附汤加味

    药方名称五苓散与参附汤加味处方桂枝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党参15克,附子10克,乌药12克,木香10克。功能主治温肾通阳,化气行水。主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常。用法用量水

  • 黄芩橘皮汤

    药方名称黄芩橘皮汤处方黄芩、陈皮、干葛、杏仁、枳实、麻黄、厚朴、甘草。功能主治麻出夹斑,为蕴毒发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疹备要方论》

  • 莲实汤

    药方名称莲实汤处方莲实30枚(炒黄,捶碎),浮萍1分。功能主治小儿热渴不止。用法用量上用水1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分3次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