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羚犀汤

羚犀汤

杨氏家藏方》卷三:羚犀汤

药方名称羚犀汤

处方羚羊角屑、***屑、生干地黄白术防风(去芦头)、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山栀子仁、荆芥穗、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目赤头疼,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羚犀散”。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十七:羚犀汤

药方名称羚犀汤

处方羚羊角1两(镑),石膏1两(碎),甘草1两(炙,锉),旋覆花1两,紫菀(去苗)1两,前胡(去芦头)3分,细辛(去苗叶)半两,***(镑)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猜你喜欢

  • 杏仁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杏仁煎药方名称杏仁煎别名杏仁桑皮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处方杏仁30克(去皮、尖、双仁,熬)通草12克紫菀五味子各6克 贝母12克 桑白皮15克 蜜30毫升 砂

  • 连艾煎

    药方名称连艾煎处方川连1钱,熟艾2钱。功能主治瘟疫噤口下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养心定悸膏

    药方名称养心定悸膏处方地黄120g麦冬60g红参20g大枣60g阿胶20g黑芝麻50g桂枝30g生姜30g 炙甘草40g性状为棕褐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炮制上九味,除阿胶外,红参切片,用温水浸泡1

  • 阿胶粥

    《普济方》卷二五九:阿胶粥药方名称阿胶粥处方阿胶半两(炙黄为末),龙骨末1分,艾叶末1分。功能主治妊娠下血。用法用量上用糯米2合,入药以水煮作粥,空腹食之。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九《圣济总录》卷一九○:

  • 大朱砂丸

    药方名称大朱砂丸处方朱砂(别研)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石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半两,茯神(去木)半两,酸枣仁(去皮,炒,别研)1分,全蝎(石灰炒,去毒)1分,杏仁

  • 干葛神术汤

    药方名称干葛神术汤处方干葛、苍术、防风、石膏。功能主治宣发胃气。主阳明湿热,闭郁中焦,胃阳不能敷布,但头汗,周身无汗。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 宽中安虫丸

    药方名称宽中安虫丸处方使君子2两(去壳),陈皮2两,干姜7钱(煨),槟榔7钱,乌海20个,木香5钱,南星5钱(姜制)。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虫积肠胃而胀。用法用量每晨服3-4钱,砂糖水送下。

  • 七仙丹

    药方名称七仙丹处方何首乌(甜瓜瓣者,九蒸九晒)120克人参(去芦)60克 生地黄60克(酒洗)熟她黄60克(酒洗)麦门冬(去心)60克天门冬(去皮、心)60克 小茴香60克(炒黄色,秋冬用)白茯苓(去

  • 槐白丸

    药方名称槐白丸处方槐白皮4两(用煮枣肉4两,火上旋涂,慢火炙干脆为度),槐花(炒)2两,白矾(烧令汁尽)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肠风,痔瘘久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

  • 分气香苏饮

    药方名称分气香苏饮处方桑皮、陈皮、茯苓、大腹皮、香附、苏子、桂枝、五味子、草果、枳壳、姜。功能主治因气而肿者,其脉沉伏,或腹胀,或喘急。摘录《证治宝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