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膏淋汤

膏淋汤

《医学哀中参西录》上册:膏淋汤

药方名称膏淋汤

处方山药30克 生芡实18克 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大生地18克(切片)潞党参9克 生杭芍9克

功能主治治膏淋。小便混浊稠粘,淋涩作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小便混浊但不稠粘者,龙骨牡蛎宜减半。

摘录《医学哀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膏淋汤

药方名称膏淋汤

处方山药1两,生芡实6钱,生龙骨(捣细)6钱,生牡蛎(捣细)6钱,大生地(切片)6钱,潞党参3钱,生杭芍3钱。

功能主治膏淋之证,小便溷浊,更兼稠粘,便时淋涩作疼。

各家论述此证由肾脏亏损,暗生内热。损则蛰藏不固,精气易于滑脱;内热暗生,则膀胱熏蒸,小便改其澄清。久之,三焦之气化滞其升降之机,遂至便时牵引作疼,而混浊稠粘矣。故用山药芡实以补其虚,而兼有收摄之功;龙骨牡蛎以固其脱,而兼有化滞之用;地黄、芍药以清热利便,潞参以总提其气化,而斡旋之也。若其证混浊,而不稠粘者,是但出之溺道,用此方时,宜减龙骨牡蛎之半。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安蛔理中汤

    《医宗说约》卷四:安蛔理中汤药方名称安蛔理中汤处方参、术、乌梅、川椒、炮姜、白茯苓、生姜。功能主治蛔厥,手足冷。用法用量水煎服。手足冷甚,加附子;呕,加半夏、陈皮、生姜汁;蛔吐不止,加苦楝根、黄连、细

  • 瓜消拔毒丹

    药方名称瓜消拔毒丹处方西瓜硝1两,雄黄6钱,石膏(煅)6钱,地榆(炒)5钱,蓬砂5钱,藜芦(炒)5钱,乌梅肉(炒炭)5钱,僵蚕(炒)2钱,冰片1钱,牛黄1钱。制法上为末收贮。功能主治痈疡初破。用法用量

  • 贝母瓜蒌汤

    药方名称贝母瓜蒌汤处方贝母(去心)、瓜蒌仁(去油)、天南星(制)、荆芥穗、防风(去芦)、黄柏(去粗皮)、羌活、黄芩、黄连、白术、橘皮(去白)、薄桂、半夏(炮7次)、威灵仙、天花粉、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

  • 白虎加元麦青萍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元麦青萍汤处方石膏2钱(生),知母2钱,甘草1钱(炙),粳米半杯,元参3钱,浮萍2钱,麦冬2钱。功能主治清金而发表,绝其传府之源。主小儿疫疹初起,阳明素旺,烦热燥渴者。用法用量流水煎至米

  • 大桂枝丸

    药方名称大桂枝丸处方桂心2两半,附子(炮,去皮)2两半,芍药7分,当归1两半,蜀椒(去目闭口者,汗)1两半,人参1两,干姜2分,前胡2分,特生礜石1分(炼)。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秋石四精丸

    药方名称秋石四精丸别名秋石固真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秋石莲肉茯苓芡实各60克制法上四味为末,枣肉360克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肾,遗精盗汗,小便频数,肾虚腰痛。用法用量每

  • 坐骨丸

    药方名称坐骨丸处方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功能主治益气活血,舒筋止痛。主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 仓连人参汤

    药方名称仓连人参汤处方黄连7钱,陈仓米3钱,人参5钱。功能主治痢疾。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瓜贝去瘀汤

    药方名称瓜贝去瘀汤处方瓜蒌、贝母、当归、紫菀、栀子、丹皮、青皮、穿山甲、前胡、甘草。功能主治咳嗽吐红痰,夹瘀血。摘录《不居集》下集卷十一

  • 金蟾膏

    《外科启玄》卷十一:金蟾膏药方名称金蟾膏处方活虾蟆一个(去骨)。制法上捣如膏。功能主治发背疔毒。用法用量敷在患上,留头;无头都敷上。1-2日揭去,或有再1个全好。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一《鲁府禁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