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卷中:苓甘五味姜辛汤

药方名称苓甘五味姜辛汤

处方茯苓12克甘草6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

功能主治温肺化饮。治咳逆。寒饮内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沉迟。

用法用量上药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苓甘五味姜辛汤

药方名称苓甘五味姜辛汤

别名五味细辛汤、苓甘姜辛汤、桂枝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汤

处方茯苓4两,甘草3两,干姜3两,细辛3两,五味半升。

功能主治气逆上冲,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后,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肺经感寒,咳嗽不已。

用法用量五味细辛汤(《鸡峰》卷十一)、苓甘味姜辛汤(《普济方》卷一四○)、桂枝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汤(《张氏医通》卷十三)。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眼前汤己,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下焦冲逆之气即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饮续出也。故去桂枝之辛而导气,加干姜细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饮驱寒,以泄满止咳也。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大乌散

    药方名称大乌散处方南星、赤小豆、草乌、黄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痈疖肿毒。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调贴患处;或用米醋调尤佳。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 十味和解散

    药方名称十味和解散处方白术(二钱),桔梗(去苗)、人参(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枳壳(去穰.麸炒)、赤芍药、厚朴(姜制)、当归,各一钱。防风(去芦.七分)。功能主治治头疼发热,发散风邪。用法

  • 利水煎

    药方名称利水煎处方陈皮1钱,木通1钱,腹皮1钱,茯苓1钱,车前3钱,米仁3钱,茵陈1钱半,槟榔8分。功能主治膨胀,水肿。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忌盐,食淡。摘录《仙拈集》卷一

  • 解酒仙丹

    药方名称解酒仙丹处方白果仁8两,葡萄8两,薄荷叶1两,侧柏枝1两,细辛5分,朝脑5分,细茶4两,当归5钱,丁香5分,官桂5分,砂仁1两,甘松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解酒。主用法

  • 加减一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加减一阴煎药方名称加减一阴煎处方生地 芍药麦冬各6克 熟地9~15克 炙甘草1.5~2.1克知母地骨皮各3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较一阴煎证而火更甚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

  • 雀附丸

    药方名称雀附丸处方雀儿30枚(取肉)附子120克(炮裂,去皮、脐,捣罗为末)萆薢60克(锉)胡椒45克 白芜荑45克干姜45克(炮裂,锉)茴香子45克 青橘皮30克(酒浸,去白、瓤,焙)艾叶120克(

  • 龙麝追毒丹

    药方名称龙麝追毒丹别名龙麝迫毒散(《普济方》卷二七五)。处方龙脑0.9克麝香0.3克轻粉粉霜雄黄各1.5克乳香砒黄各0.15克巴豆14个(去皮、心、膜)制法上研极细,面糊为丸,如麦粒大。功能主治去腐生

  • 款冬花熏方

    药方名称款冬花熏方处方款冬花1两,木鳖子1两。制法上锉细。每用2钱匕,烧香饼慢火焚之,吸烟。功能主治肺虚咳嗽日久。用法用量良久吐出涎,凡如是,熏5-6次,每次以茶清润喉,次服补肺药。摘录《圣济总录》卷

  • 莱菔膏

    《得效》卷十三:莱菔膏药方名称莱菔膏处方皂角(不蛀者,炙去皮子),萝卜(如无,以子代之)。制法上以皂角为末,以萝卜同酽醋研。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噤口风。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萝卜膏

  • 红矾散

    药方名称红矾散处方大红枣(去核)5枚,明矾。制法将明矾纳入枣内,瓦上煅存性,研末。功能主治烂眼弦,眼癣。用法用量开水泡,炖热,时时润之。摘录《千金珍秘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