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白术散

茯苓白术散

《袖珍小儿》卷六:茯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散

处方茯苓3钱,白术1钱,人参1钱,木通1钱,肉豆蔻(炮)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诃肉2钱(煨),枳壳(炒)1钱,甘草1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痢或白或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灯心煎服,或加陈米1撮煎。

摘录《袖珍小儿》卷六

杂病源流犀烛》卷三:茯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散

处方滑石1两,寒水石5钱,石膏5钱,泽泻5钱,甘草5钱,白术2钱半,茯苓2钱半,人参2钱半,桂枝2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既多,津液暴亡,烦渴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姜汤亦可。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

猜你喜欢

  • 葛根淡豉汤

    药方名称葛根淡豉汤处方葛根5钱,淡豉3钱。功能主治四时感冒。用法用量加姜汁少许,水煎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 黄耆白芷膏

    药方名称黄耆白芷膏处方黄耆1两,白芷1两,大黄1两,当归1两,续断1两,薤白(切)2两,松脂2两,乳香半两,蜡1两,猪脂2介,生地黄汁3合。制法上11味,取前5味锉碎,以地黄汁拌匀,先熬脂令沸,下诸药

  • 麻豆散

    药方名称麻豆散别名麻豆汤处方***子3升,大豆(炒黄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胃气弱,水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用法用量麻豆汤(《鸡峰》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麻仁散”。摘录方出《肘后》卷

  • 当合丸

    药方名称当合丸处方百草霜10钱,赤豆(炒至红色为度)1钱,萍蓬(炒黑)5钱,蝮蛇(酒炙)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打扑伤损,兼下血。用法用量温酒送下。摘录《中国接骨图说》

  • 二味消毒散

    药方名称二味消毒散别名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处方白矾30克 明雄黄6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消疹止痒。主热疖、痱、痤、疥、疹,风湿痒疮。用法用量茶清调化,用鹅翎蘸扫患处。摘录《外科大

  • 黄蓍丸

    药方名称黄蓍丸处方黄蓍(去芦)、川椒(炒)、茴香(炒)、川乌头(去皮脐)、狼毒、防风(去芦)、川练子(去皮子.炒)、白蒺藜(炒)、地龙(去土.炒)、黑附子(炮.去皮脐)、赤小豆,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

  • 白芷螵蛸丸

    药方名称白芷螵蛸丸处方白芷(炒黑)1两,海螵蛸3个(煅),胎发1团(煅)。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带。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白芷螵蛸散”。摘录《宋氏女科》

  • 灰草散

    药方名称灰草散处方荔枝壳(微烧存性)、草纸(烧存性)、多年陈茅草(晒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溃烂。用法用量掺于烂处,即收水结痂。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 地榆合剂

    药方名称地榆合剂处方地榆33g,黄连33g,黄柏33g。功能主治烫伤。用法用量上为末,再加冰片1g,调菜油100毫升,搽患处。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健中汤

    《幼科直言》卷五:健中汤药方名称健中汤处方白术(炒)、白芍(炒)、苡仁、扁豆(炒)、陈皮、白茯苓、柴胡、神曲(炒)。功能主治小儿脾虚作肿。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肥儿丸。摘录《幼科直言》卷五《杏苑》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