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汤

茴香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茴香汤

药方名称茴香汤

处方茴香(去土.炒)六斤,川楝子(洗.炒)、陈皮,各二斤;甘草(炒)七斤,盐(炒)一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疗元脏气虚冷,脐腹胀满,不思饮食,一切冷气,并皆治之。

常服温中益气,利胸膈,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如茶点吃。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十:茴香汤

药方名称茴香汤

处方茴香(去土,炒)6斤,川楝子(洗,炒)2斤,陈皮(炒)2斤,甘草(炒)7斤,盐(炒)1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利胸膈,进饮食。主元脏气虚冷,脐腹胀满,(疒丂)刺疼痛,不思饮食及一切冷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如茶点吃。

摘录《局方》卷十

活幼心书》卷下:茴香汤

药方名称茴香汤

处方茴香(炒)1两半,良姜(锉,用东壁土炒)1两半,苍术(如前制)2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和脾胃,进饮食,理腹痛,散邪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1钱,烧盐汤,空心调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局方》卷十(宝庆新增方):茴香汤

药方名称茴香汤

处方白芷(不见火)2两,肉桂(不见火)2两,桔梗(焙)30两,茴香6两,甘草(并炒)6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宽中,益气,温胃。主元脏气虚冷,脐腹胀满,(疒丂)刺疼痛,不思饮食及一切冷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盐少许,食前沸汤点下。

摘录《局方》卷十(宝庆新增方)

猜你喜欢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处方当归9克 芍药9克甘草6克(炙)通草3克桂枝9克(去皮)细辛1.5克生姜15克(切)吴茱萸5克大枣5枚(擘)功能主治养血通络,散寒降逆。主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

  • 磁石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磁石散药方名称磁石散处方磁石(引铁者。火烧,醋淬20遍)1两,黄耆(细锉)3分,地骨皮(洗)3分,生干地黄(焙)3分,五味子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槟榔(

  • 加减瓜蒂散

    药方名称加减瓜蒂散处方瓜蒂1两,藜芦1两,硼砂1两,郁金6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癫病。呆呆痴痴,喜怒哀乐,发之皆不中节,或忘前失后,或言语不伦,或无故喜怒,或忽泣忽止而体壮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滚水

  • 龙胆芦荟丸

    药方名称龙胆芦荟丸处方芦荟1两,胡黄连(炒)1两,龙胆草1两,川芎6钱,芜荑6钱,当归身1两半,白芍药1两半,木香8钱,甘草(炙)5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三焦及肝胆二经积染风热,以致目生

  • 姜粉散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姜粉散药方名称姜粉散处方当归(洗,去芦须,切,焙)、官桂(去皮,不见火)、人参(去芦,切片)、茯苓(白者,去黑皮)、甘草(炙)、芍药(洗净)、知母(润者,切,炒)、川芎(洗)

  • 小理中汤

    药方名称小理中汤处方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炮制上碎同碾,淹一宿,焙干,碾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饮酒过度,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

  • 辰砂安惊丸

    药方名称辰砂安惊丸处方天麻1分,川芎2钱,防风半两(洗,去芦头),甘草1两(炙),白附子1分,人参半两(洗),茯神半两,朱砂2钱(一半入药,一半为衣)。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镇心。

  • 补元益阴汤

    药方名称补元益阴汤处方熟地3钱,当归2钱,生地2钱,枣仁2钱,白芍1钱,甘草1钱,茯神1钱,麦冬1钱5分。功能主治阴虚耳闭,嗽唾呻吟,肌骸骨痿,腰折。摘录《慎斋遗书》卷七

  • 百部酒

    《本草纲目》:百部酒药方名称百部酒处方百部根100g 白酒500ml炮制将百部根炒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主治因百日咳

  • 桂枝麻黄散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散处方桂枝1两,麻黄(去根节)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赤芍药1两,葛根(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阳毒伤寒,项背汗出,急强恶风者。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