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草果饮

草果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寒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二滓并煎,当发日连进三服,无不效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紫苏草果川芎白芷高良姜(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脾寒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热服,二滓并煎服,当发日连进三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普济方》卷三九六: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厚朴(姜制)半两,青果(煨,去皮)半两,藿香(洗)半两,甘草(炙)半两,丁皮半两,神曲半两,半夏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后浮肿,及疟疾脾虚弱。

用法用量本方名草果饮,但方中无草果,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厚朴(姜制)2两,肉豆蔻1个(面裹煨)。

功能主治妊娠脏气本虚,肝胃少弱,脏腑虚滑,腹脐疼痛,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本方名草果饮,但方中无草果,疑脱。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

伤寒大白》卷二: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草果仁、青皮白芷甘草紫苏白豆蔻、山楂莱菔子。

功能主治消痰积。主人胃外邪,但发寒热,不成疟症。若肠胃先有食、痰诞,后又外感风寒,则发似疟。

用法用量若发时恶寒身痛,此后感之表邪,急加羌活柴胡升麻,口渴唇焦,先感之积热重,加栀、连。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普济方》卷一九八: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草果常山槟榔甘草少许、黑豆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寒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煎1盏,去滓,露1宿,空心未发前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八

《赤水玄珠》卷八: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草果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甘草乌梅(去核)。

功能主治内伤饮食作疟,胸腹饱闷。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寒多者,加干姜附子;热多者,只加柴胡;瘴疟,加槟榔

摘录《赤水玄珠》卷八

《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别名草果饮子

处方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进食理脾。主脾寒疟疾,瘴疟头疼身痛,脉浮弦寒热;寒热疟疾初愈;产后疟疾,寒热往来,或热胜于寒。

用法用量草果饮子(《丹溪心法》卷二)。《丹溪心法》有陈皮

摘录《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普济方》卷三八六: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草果1两,厚朴2两,甘草半两,枣子半两,生姜4两(不去皮,同杵,淹1宿,焙)。

功能主治小儿寒热,盗汗,不思饮食,面黄腹急。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3岁1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医学纲目》卷三十九引汤氏方: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别名草果

处方厚朴(姜汁制)、青皮草果藿香甘草(炙)、丁皮、神曲、良姜、半夏曲各等分。

功能主治疟疾,寒多热少,手足厥冷,遍身浮肿,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草果散(《幼科类萃》卷七)。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九引汤氏方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草果青皮陈皮厚朴半夏、白茯苓、苏叶、柴胡槟榔乌梅常山黄芩枳实甘草

功能主治产后脾胃虚,发肿者。

用法用量如妊娠疟疾,去青皮厚朴半夏茯苓乌梅槟榔枳实常山,加川芎白芷、良姜。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朱氏集验方》卷二: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常山1两,柴胡1两,甘草半两,槟榔半两,白姜7钱,乌梅(随意加减)。

功能主治实疟。

用法用量本方名草果饮,但方中无草果,疑脱。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草果陈皮知母三棱、良姜、马梅、莪术、苏叶、人参川芎白芷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痰疟,寒热往来,脾胃虚疟。

用法用量生姜1钱,水煎服。如脾胃虚弱,用平胃散加草果乌梅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传信适用方》卷二: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别名草果

处方草果子、甘草地榆(炒)、枳壳(去瓤,麸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肠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

用法用量草果汤(《普济方》卷二一一)。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

医贯》卷六:草果饮

药方名称草果饮

处方草果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穿山甲

功能主治疟疾,脾胃有郁痰伏涎者。

注意元气强壮者可用,虚者莫用。

各家论述知母性寒,入足阳明药,用治阳明独盛之火热,使其退就太阴也;草果性温药,治足太阴独盛之阴寒,使其居于阳明也;二经合和,则无阴阳交错之变,是为君;常山主吐胸中痰结,是为臣;甘草和诸药,乌梅去痰,槟榔去痰癖,破滞气,是佐药;穿山甲者,以其穿山而居,遇水而入,则是出阴入阳,穿其经络于营分,以破暑结之邪,为之使也。

摘录医贯》卷六

猜你喜欢

  • 丹砂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丹砂丸药方名称丹砂丸处方朱砂30克天南星30克(生用)赤箭30克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防风30克(去芦头)牛膝30克(去苗)汉防己30克 白附子30克(生用)独活30克

  • 柴胡陷胸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药方名称柴胡陷胸汤处方柴胡3克 姜半夏9克 小川连2.4克 苦桔梗3克黄芩4.5克栝楼仁15克(杵)小枳实4.5克生姜汁4滴(冲服)功能主治和解兼开降。主少阳证具,胸膈痞

  • 表邪降火汤

    药方名称表邪降火汤处方薄荷、陈皮、苍术、麻黄(夏、秋不用)、桂枝、杏仁、腹皮、苏叶、甘草、生姜(引)。功能主治肺寒发喘,身热骨酸,畏寒头痛,脉浮洪。摘录《点点经》卷三

  • 黄病绛矾丸

    药方名称黄病绛矾丸处方绛矾6两,厚朴3两,白术3两(炒焦),茯苓3两,枳壳2两(炒焦),茅术2两(炒焦),广皮2两。制法上为细末,米汤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湿热肠红,脱力劳伤,黄病腹胀,腿足浮肿

  • 雪乳汤

    药方名称雪乳汤处方生地9克 熟地9克天冬4.5克麦冬4,5克玉竹12克五味子1.5克当归4.5克白芍3克山药9克功能主治补血润燥。治血虚燥火,毛发衰脱,肌肤枯搞,身热咽干。用法用量人乳300毫升,藕汁

  • 遏汗丸

    药方名称遏汗丸处方桑叶1斤,熟地2斤,北五味3两,麦冬6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滋肾清肺。主肾火有余,肾水不足,头顶汗出,徒用止汗之药,以致目昏而耳痛。用法用量每日5钱或1两,白滚水送下。摘

  • 椒子散

    药方名称椒子散处方川椒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痛。主痛痔。用法用量掺少许棉花片上,放患处坐。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定磁散

    药方名称定磁散处方其定磁、赤芍药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沙石淋。用法用量每服2钱,浓煎灯心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鸡峰》卷十八

  • 烂腿夹纸膏

    药方名称烂腿夹纸膏处方梅片4分,煅甘石1两2钱,轻粉5钱,白占3两5钱,菜油1斤(夏天用)。功能主治烂腿。用法用量先将菜油煎滚,再入白占化开,再将药3味同煎。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吹鼻瓜蒂散

    药方名称吹鼻瓜蒂散处方瓜蒂1分,赤小豆1分(微炒),麝香1钱(细研),丁香1分,马牙消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功能主治热病头痛。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瓜蒂散”。摘录《圣惠》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