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荜澄茄汤

荜澄茄汤

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荜澄茄汤

药方名称荜澄茄汤

处方荜澄茄1两,石斛(去根)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白术(锉,炒)3钱,五味子3钱,芎藭3钱(分),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去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元虚冷,饮食减少,面黄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生姜2片,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近晚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

普济方》卷二十:荜澄茄汤

药方名称荜澄茄汤

处方荜澄茄1两,沉香(锉)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五味子(微炒)3分,巴戟天(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术3分,芎藭3分,木香3分,肉豆蔻(去壳)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没药半两,陈曲(炒)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疒丂)痛,闷乱烦懊,手足厥冷,呕吐痰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荜澄茄汤

药方名称荜澄茄汤

处方荜澄茄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1两,桔梗(炒)1两,当归(切,焙)1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草豆蔻(去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槟榔(锉)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冷气内攻,胁肋疼痛,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半分(切),大枣2枚(擘破),煎取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方出《本草图经》(见《证类本草》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荜澄茄汤

药方名称荜澄茄汤

别名荜良汤、荜澄茄

处方荜澄茄3分,高良姜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咳噫,日夜不定,呕哕,日夜不定。

用法用量荜良汤(《卫生总微》卷七)、荜澄茄散(《朱氏集验方》卷三)。

摘录方出《本草图经》(见《证类本草》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烂腿夹纸膏

    药方名称烂腿夹纸膏处方梅片4分,煅甘石1两2钱,轻粉5钱,白占3两5钱,菜油1斤(夏天用)。功能主治烂腿。用法用量先将菜油煎滚,再入白占化开,再将药3味同煎。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柏叶乳

    药方名称柏叶乳处方人乳200毫升侧柏叶捣取汁功能主治治淋病。用法用量二味和匀,空腹时热服。摘录《经验广集》卷二

  • 外敷麻药

    药方名称外敷麻药处方川乌尖草乌尖 生南星 生半夏各15克胡椒30克蟾酥12克 (一方加荜茇等分;一方加细辛为君)功能主治【功用】外科手术前局部麻醉。用法用量上为末,用烧酒调敷,候麻木,任割不痛。摘录《

  • 立胜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立胜散药方名称立胜散处方黄连黄柏秦皮(去粗皮)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锉散。功能主治治风毒攻眼,及时眼隐涩,羞明肿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灯心7茎,煎数

  • 草豆蔻拔刀

    药方名称草豆蔻拔刀处方草豆蔻2枚(去皮),高良姜半两,生姜汁半合。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呕逆,不能饮食。用法用量上药,前2味锉细,以水1中盏,煮取2合,并生姜汁溲白面4两,为拨刀,以羊肉臛汁内煮令熟,空

  • 赤小豆

    药方名称赤小豆处方赤小豆、青黛各30克,大黄15克。制法共研细末,鸡蛋清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79例,经1-3天治疗均痊愈。用法用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摘录《外治方》

  • 半夏栝楼丸

    药方名称半夏栝楼丸处方半夏(生姜制)、栝楼、杏仁(去皮尖)、麻黄、白矾(枯称)、款冬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远近痰嗽,烦喘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汤送下,

  • 新清宁片

    药方名称新清宁片来源为熟大黄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涩。炮制取熟大黄粉碎成细粉,测定其总蒽醌衍生物含量合格后,加70%~90%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60℃烘干,加

  • 固涩丸

    药方名称固涩丸处方白术1两,牡蛎(煅)1两,附子1两,干姜1两,肉落(面包煨)1两,赤石脂1两,诃子肉两半,石榴皮(醋炒)两半,枯矾3钱,五倍子4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滑泄,直肠泄,食入即

  • 黄丹丸

    《圣惠》卷八十四:黄丹丸药方名称黄丹丸处方黄丹半两(微炒),常山末半两,虎睛1只(酒浸,炙令黄)。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发歇寒热,体颤。用法用量每服2丸,未发前以温水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