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蒲公英汤

蒲公英汤

药方名称蒲公英汤

处方蒲公英120克(根、叶,茎、花皆用,花开残者去之,如无鲜者可用干者60克代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眼疾肿痛,胬肉遮睛,赤脉络目,目疼连脑,羞明多泪等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用法用量上一味,煎汤600毫升,温服300毫升,余300毫升乘热熏洗。

摘录《医学哀中参西录》上册

猜你喜欢

  • 黑奴丸

    《肘后方》卷二:黑奴丸药方名称黑奴丸别名水解丸(《肘后方》卷二)。处方麻黄60克大黄60克黄芩30克芒消30克 釜底墨30克 灶突墨60克 梁上尘60克制法上药研细,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伤寒

  • 十香返生丸

    药方名称十香返生丸处方沉香30g丁香30g檀香30g 青木香30g香附(醋炙)30g降香30g 广藿香30g乳香(醋炙)30g天麻30g僵蚕(麸炒)30g郁金30g莲子心30g瓜蒌子(蜜炙)30g 金

  • 解噤丸

    药方名称解噤丸处方黄连半斤。制法上(口父)咀,生姜4两切片,与黄连同炒,去姜,只取黄连为细末,同陈米饭一处捣烂,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赤者陈米饮送下;白者陈皮汤送下;

  • 丹皮散

    《女科切要》卷一:丹皮散药方名称丹皮散处方丹皮、肉桂、归尾、玄胡、牛膝、赤芍、三棱、蓬术。功能主治调经。主妇人经闭,气不调和,血不流转,气血虚损,外发潮热,头痛昏重,肢体倦怠,五心烦热,心忡面赤,口燥

  • 煎附子法

    药方名称煎附子法处方生大附子1个(重9钱以上者,去皮脐,切片;捶碎亦得),晋枣10枚,生姜(切)2两。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子煎”。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引王季远方

  • 金朱饮子

    药方名称金朱饮子处方川郁金(锉碎,皂荚水煮干,细者如胆肚极佳)半两,天竺黄半两,甘草(炙)半两,牙消(别研)半两,朱砂1分(研),蝉壳14个(水浸,去土),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除烦退热。主小

  • 琥珀调经丸

    《摄生众妙方)卷十一:琥珀调经丸药方名称琥珀调经丸处方香附子500克(250克用童便浸,250克用好醋浸,各浸七日)好艾(摘去枝、梗)120克(加入香附子内搅匀,再加好醋1升,入砂锅内煮干为度,日中晒

  • 断根散

    药方名称断根散处方海螵蛸(火煅)。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哮喘。用法用量每服大人5钱,小儿2钱,黑砂糖拌匀调下。摘录《仙拈集》卷一

  • 杏子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杏子汤药方名称杏子汤处方人参(去芦)、半夏(汤洗七次)、茯苓(去皮)、芍药(去粉)、官桂(去皮.不见火)、干姜(炮.洗)、细辛(去苗)、甘草(炙)、五味子(去苗),

  • 利膈和中汤

    药方名称利膈和中汤处方半夏1钱,茯苓1钱,陈皮1钱半,枳壳1钱,白术1钱,黄连7分,香附7分,甘草2分,厚朴7分,山楂5分,藿香、桔梗、木香、萝卜子(炒)。功能主治膈噎膈气,食不下,呕吐。用法用量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