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脾汤

补脾汤

《揣摩有得集》: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处方潞参4.5克白术4.5克(土炒)云苓3克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归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陈皮1.5克 炙耆3克 炙草1.5克扁豆3克(炒)

功能主治主小儿久病,面黄肌瘦,头发稀少。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点点经》卷二: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处方茯神1钱半,茯苓1钱半,当归1钱半,羊藿1钱半,莲肉1钱半,川芎1钱半,白芍1钱半,陈皮1钱半,腹皮1钱半,熟地1钱,生地1钱,甘草8分,麦芽3钱。

功能主治酒疯发狂。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二

《三因》卷八: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草果(去皮)1两,干姜(炮)1两,麦糵(炒)1两半,甘草(炙)1两半,厚朴(去皮,姜制,炒)3分,橘皮3分,白术3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脾虚寒病,泄泻腹满,气逆呕吐,心烦不得卧,肠鸣虚胀,饮食不消,劳倦虚羸,喜噫,四肢逆冷,多卧不起,情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八

医学集成》卷二: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处方人参2钱,焦术3钱,黄耆1钱,茯苓1钱半,橘红1钱半,砂仁8分,炙草5分,姜、枣、枇杷叶(去毛,炙)。

功能主治噎膈。

用法用量方中姜、枣、枇杷叶用量原缺。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万氏家抄方》卷六: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别名补脾快斑汤

处方人参黄耆防风、桂少许,防己甘草

功能主治痘症胃弱,手足起不透者。

用法用量补脾快斑汤(《痘疹全书》卷上)。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处方禹余粮(煅,醋淬,研入)2两,***仁(研)2两,干姜(炮)2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桑根白皮(锉)3两,人参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气不足,腹胀食欲呕,口舌干涩,四肢无力,喜怒不常,不欲见人,心烦多忘,咽喉闭塞,面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1两,桂(去粗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当归(切,焙)半两,人参半两,丁香半两,白术半两,白豆蔻(去皮)半两,高良姜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吴茱萸(汤浸7次,焙干,炒)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气不足,心腹胀痛,食则欲呕,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千金翼》卷十五: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处方麻子仁3合,禹余粮2两,桑根白皮1斤,大枣100枚(擘),黄连3两,干姜3两,白术3两,甘草(炙)3两。

功能主治不欲食,留腹中,或上或下,烦闷,得食辄呕欲吐,已即胀满不消,噫腥臭,发热,四肢肿而苦下身重,不能自胜。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半,去滓,得2升9合,每日1服,3日令尽。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点点经》卷一:补脾汤

药方名称补脾汤

处方条参1钱半,白术1钱半,当归1钱半,扁豆1钱半,陈皮1钱半,泽泻1钱半,六曲1钱半,诃子1钱半,青盐1钱半,云苓2钱,甘葛2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酒后伤脾,小便浊红浊白,阴囊作痒作痛,面黄气短。

用法用量黑枣3枚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猜你喜欢

  • 栝楼粉粥

    药方名称栝楼粉粥处方栝楼根。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渴。主热病伤津,多饮,肺热干咳,消渴。用法用量本方方名,《药粥疗法》引作“天花粉粥”。《药粥疗法》本方用法:栝楼根煎.汁,去滓,或鲜者洗净后切片,煎取浓

  • 红龙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红龙散药方名称红龙散处方朱砂(别研.一两半)五灵脂(一两半)全蝎(半两)茯神(一两)萆薢(一两) 片脑(别研.半钱)麝香(别研.半钱)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中风

  • 加减茯菟汤

    药方名称加减茯菟汤处方茯苓5钱,黄耆4钱,五味子2钱,菟丝饼8钱,人参3钱,焦术4钱,熟地5钱。功能主治阳强,即下消症。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注意宜戒色节欲,平心静养。各家论述此方以人参大补元气,焦术大

  • 牛黄金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金虎丹药方名称牛黄金虎丹处方天雄(炮.去皮.脐)十二两半,白矾(枯过)、天竺黄(研)、天南星(汤洗.焙.为末.用牛胆和作饼.焙热.如无牛胆.用法酒蒸七昼夜)、腻

  • 举斑汤

    药方名称举斑汤处方白芍药1钱,当归1钱,升麻5分,柴胡7分,白芷7分,穿山甲2钱,水姜1片。功能主治托里举斑。主疫气留血分,里气壅闭,不下则斑不出,出则毒邪从外解矣。如下后斑渐出,更不可下,设有下证,

  • 姜米散

    药方名称姜米散处方陈米1升(用生姜2斤,取汁浸米,焙,捣筛为末,炒令黄),肉豆蔻3枚(去壳),草豆蔻10枚(煨,去皮),陈橘皮(去白,炒)1两,甘草(炙,锉)1两,烧盐1两(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

  • 当归地黄汤

    《万氏女科》卷三:当归地黄汤药方名称当归地黄汤处方当归身白芍热地(俱酒洗)人参甘草陈皮桂各3克功能主治主产后失血,肝虚胁痛喜按。用法用量姜、枣为引,水煎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三《医学正传》卷七引《良方

  • 丹脂散

    药方名称丹脂散处方黄丹(为末)。功能主治足上冻烂生疮。用法用量用猪脂调敷。摘录方出《得效》卷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三○○

  • 大石斛丸

    药方名称大石斛丸处方石斛1两半,萆薢1两,柏子仁,石龙芮3分,泽泻3分,附子1两,杜仲1两,牛膝1两半,赤芍药3分,云母粉1两,松柏1两,防风3分,山茱萸3分,菟丝子1两,细辛3分,鹿茸1两,巴戟1两

  • 夹纸膏

    《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夹纸膏药方名称夹纸膏处方黄丹(炒)轻粉儿茶没药雄黄血竭五倍子(炒)银朱枯矾各等分制法上药共为末。功能主治治臁疮,疮面色紫,腐烂臭秽,时时痒痛。用法用量视疮面大小,剪油纸两张,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