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阳汤

补阳汤

兰室秘藏》卷上: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肉桂1钱(去皮),知母(炒)3钱,当归身(酒洗)3钱,生地黄(酒洗)3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陈皮3钱,白芍药5钱,防风5钱,黄耆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羌活1两,独活1两,熟地黄1两,甘草1两,柴胡2两。

功能主治视正反斜症及内障。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大盏,去滓,空心服。

注意若大寒大风,过于劳役,饮食不调,精神不足,或气弱,俱不得服。

各家论述1.《兰室秘藏》:《内经》云,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此治法是也,先补其阳,使阳气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2.《医方考》:人参黄耆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甘温益气之品也,因所以补阳;柴胡羌活独活防风,辛温散翳之品也,亦所以补阳;知母当归、生熟地黄、芍药、泽泻虽养阴,亦所以济夫羌、防、柴、独,使不散其真阳耳,是亦所以补阳也。用肉桂者,取其辛热,热者火之象,可以散翳,辛者金之味,可以平肝木,盖眼者肝木之窍,以故用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兰室秘藏》卷下: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黄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连翘1分,蝎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黄耆2分,柴胡2分,当归身3分,麻黄3分,吴茱萸5分,生地黄5分,地龙5分。

功能主治添精神,气和顺,乳食旺。主小儿大寒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1大盏半,煎至6分,去滓,乳食后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类证治裁》卷二: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参、耆、术、草、五味。

功能主治表虚,自汗失敛。

用法用量虚,加附子

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猜你喜欢

  • 金消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金消丸药方名称金消丸处方郁金(锉)2两,马牙消(研)2两,甘草(锉)2两,山栀子(去皮)2两,栝楼根2两,大黄(锉)1分,玄参1分,白矾(研)1分,硼砂(研)1分。制法上为未,炼

  • 摧肝丸

    药方名称摧肝丸处方胆星1两,钩藤1两,黄连(酒炒)1两,滑石(飞)1两,铁华粉1两,青黛3钱,僵蚕(炒)5钱,天麻(酒洗)2两,辰砂(飞)5钱,大甘草2钱。制法上为末,以竹沥1碗,加姜汁少许打糊为丸,

  • 瓜蒌青黛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瓜蒌青黛丸药方名称瓜蒌青黛丸处方瓜蒌仁30克青黛9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用法用量含化。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杂病源

  • 黄耆煎散

    药方名称黄耆煎散处方熟地5两,人参1两半,黄耆3两(蜜炙),鳖甲3两(醋炒),当归3两,茯苓1两半,白芍1两半(酒炒),麦冬3两(去心),桂心1两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气血两亏,虚寒内伏而清阳不

  • 麻黄生姜汤

    药方名称麻黄生姜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五倍子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淡竹叶(切)1升,石膏(研)6两。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功能主治肺气喘急。用法用量每服

  • 黄荆汤

    药方名称黄荆汤处方生地120克 炒黑荆芥9克功能主治养血止血。治吐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救呆至神汤

    药方名称救呆至神汤别名收呆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一)。处方人参柴胡当归白芍半夏甘草生枣仁天南星附子菖蒲六曲茯苓郁金功能主治治呆病,因郁抑不舒,愤怒羞恚所致者。用法用量用量均须大于常人,水煎灌服。少顷人

  • 姜饴煎

    药方名称姜饴煎处方干姜3两(炮裂,为细末),胶饴1斤。制法上拌匀,以瓷器盛置,饭上蒸令极熟。功能主治冷嗽。用法用量每服1枣大,含化咽津,日3夜2。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 蘧蒢散

    药方名称蘧蒢散别名蘧蒢散处方故蘧蒢篾半两,盐1字,牛黄1黑豆大(细研),乳汁1分(合)。功能主治小儿初生吐不止。用法用量蘧蒢散(《普济方》卷三九四)。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 鸡血涂方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鸡血涂方药方名称鸡血涂方别名固顶散、固囟药处方丹雄鸡血、赤芍药粉。功能主治小儿脑长囟不合。用法用量固顶散(《普济方》卷三六三)、固囟药(《诚书》卷六)。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