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暑三白散

解暑三白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处方泽泻、白茯苓白术,各五钱。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霍乱吐泻,小便不利,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灯心十茎,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处方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贴,每贴重半两。水一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去滓服,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别名解暑三白饮(《丹溪心法附余》卷二)。

处方泽泻白术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冒暑伏热,饮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灯心10茎,煎至120毫升,去滓服,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别名三白散、解暑三白饮

处方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

功能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

用法用量三白散(《本草纲目》卷十九)、解暑三白饮(《丹溪心法附余》卷二)。

摘录《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

猜你喜欢

  • 川椒乌梅汤

    药方名称川椒乌梅汤处方川椒(去合口的)4.5克乌梅2只功能主治主虫扰腹痛,其痛有时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羊肉当归汤

    药方名称羊肉当归汤处方当归30克干姜橘皮黄耆芍药 芎藭 桂心独活防风人参吴茱萸甘草干地黄茯苓各7.5克生姜45克大枣10枚羊肉100克制法上十七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腹冷绞痛。用法用量用水3升,煮肉,取

  • 枸杞根饮

    药方名称枸杞根饮处方枸杞根皮2两,菰根2两,李根白皮2两,葛根(4味并洗,锉)2两,甘草(炙)1两,牡蛎(炒)2两,石膏(碎)5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消渴,饮水无度,小便旋利,心中热闷烦躁。用法用

  • 定喘散

    药方名称定喘散处方枯黄芩5钱,橘红5钱,枇杷叶5钱,青黛3钱,苏子3钱,甘草3钱,胆南星5钱,川贝母7钱,花粉7钱,桑皮7钱,杏仁7钱,前胡7钱,款冬花7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肺定喘,除痰解热

  • 健脾渗湿饮

    药方名称健脾渗湿饮处方人参5分,白术5分,苍术5分,防己(酒拌)5分,黄柏(炒)5分,川芎5分,陈皮5分,当归5分,茯苓5分,木瓜(不犯铁器)3分,柴胡梢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疮疡初起,焮肿作痛

  • 正容膏

    药方名称正容膏处方蓖麻子15克(去皮)冰片1.8克制法共捣成泥。功能主治治面风。(中风)用法用量敷于患处,左歪敷右,右歪敷左。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加减柴胡桂姜汤

    药方名称加减柴胡桂姜汤处方柴胡7分,茅术7分,川芎7分,黄芩6分,牡蛎6分,花粉5分,甘草3分,桂枝3分,干姜3分。功能主治疟疾,先热后寒,寒多热少,或独寒不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摘录《

  • 加味珠黄散

    药方名称加味珠黄散处方珠粉2.1克 西黄1.5克琥珀2.1克西瓜霜3克制法上药研极细末,贮并勿令出气。功能主治消肿止痛,化毒生肌。治喉痧,咽喉肿痛腐烂。用法用量吹喉;或每日服0.6克。摘录《喉痧症治概

  • 调中消食汤

    药方名称调中消食汤处方川朴1钱,姜夏3钱,广木香1钱,炒麦芽5钱,炒车前3钱,炒神曲3钱,炒枳壳2钱,砂仁8分(冲),赤苓3钱。功能主治泄泻脘闷,嗳腐吞酸,宿食不化。摘录《镐京直指》

  • 第三大腹子散

    药方名称第三大腹子散处方大腹子(炒)半两,桂心半两,茴香(炒)半两,陈皮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水肿取转后,调正胃气,进食。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送下。摘录《三因》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