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健脾丸

调中健脾丸

古今医鉴》卷六: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黄耆2两(蜜炙),人参2两,白术6两(土水拌炒),茯苓2两,陈皮3两(盐水制),紫苏子2两半(炒),萝卜子1两半(炒),山楂肉3两(炒),草豆蔻1两(酒炒),泽泻3两半,薏苡仁3两(炒),沉香6钱(另研),五加皮3两(炒),瓜蒌1两(用大瓜蒌2个,钻1孔,每个入川椒3钱,多年粪底1钱,敲米粒大,俱纳入瓜蒌内,外以绵纸糊完,再用绵筋、盐泥封固,炭火燃煅通红为度,取出择去泥,其黑皮一并入药)。

制法上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及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此药不伤脾气,大有补益。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证治宝鉴》卷七: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五加皮人参黄耆苍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楂肉、苡仁、吴萸、白芍黄连莱菔子、草蔻仁、大腹绒、泽泻、苏子、沉香瓜蒌、川椒。

制法荷叶煎汤,打黄米粉为丸。

功能主治单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汤送下。

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活人心统》卷一: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白术(炒)1两,木香5分,川黄连(同茱萸炒,去茱萸)7分,破故纸1两,茯苓8分,诃子1两,肉果(煨)1两,神曲(炒)6分,小茴香(炒)5分,厚朴5分,陈皮8分,砂仁5分,山药5分,莲子5分。

制法上为末,粥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气虚,早晚溏泻。

用法用量每服70丸,莲子汤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猜你喜欢

  • 大麦芽散

    药方名称大麦芽散处方大麦芽(炒)1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腹胀闭结,膨闷气结,坐卧不安。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酒调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金锁丹

    《本事》卷三:金锁丹药方名称金锁丹别名茴香丸、锁金丹处方舶上茴香(炒)1两,胡芦巴1两,破故纸(炒香)1两,白龙骨1两,木香1两半,胡桃肉3-7个(研),羊石子3对(破开,盐半两擦,炙熟,研如泥)。制

  • 鳖甲煎丸

    《金匮要略》卷上:鳖甲煎丸药方名称鳖甲煎丸处方鳖甲90克(炙)乌扇22.5克(烧)黄芩22.5克柴胡45克鼠妇22.5克(熬)干姜22.5克大黄22.5克 芍药37.5克桂枝22.5克葶苈7.5克(熬

  • 金钗石斛膏

    药方名称金钗石斛膏处方金钗石斛2斤。制法金钗不易出汁,必须多煮,时间宜长,用清水煎煮3次成浓汁,去滓滤清,加白蜜3斤收膏。功能主治滋润清火,养胃平肝。主因肝火所致之头痛,牙痛,口苦咽干,烦躁失眠等症。

  • 安平饮

    药方名称安平饮处方桃仁2钱,红花2钱,山楂2钱,归尾2钱,益母草2钱。功能主治产后1-2日,肚腹绞痛,瘀血凝滞。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摘录《玉案》卷五

  • 祛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祛风解毒汤处方黄连3克黄芩3克赤芍3克枳壳(麸炒)3克黄柏3克槐花3克连翘4.5克大黄(酒蒸)4.5克苦参4.5克制法上锉。水煎,空腹时服,或为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治痔疮肿痛初起。用法用量每

  • 益智仁粥

    药方名称益智仁粥处方益智仁5克糯米50克 细盐少许制法将益智仁研为细末,再用糯米煮粥,然后调入益智仁末,加细盐少许,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功能主治补肾助阳,固精缩尿。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老年人脾

  • 赤白煎

    药方名称赤白煎处方白术5钱,茯苓2钱,车前子1钱,鸡冠花2钱(赤用赤,白用白)。功能主治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仙拈集》卷三引《碎金》,名见《经验广集》卷三

  • 葱豉酒

    药方名称葱豉酒处方葱根、豆豉。功能主治解烦热,补虚劳,解肌发汗。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用法用量酒浸,煮饮。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引《孟氏诜诜洗方》

  • 油调立效散

    药方名称油调立效散处方腻粉、绿矾、黄蘖(微炙.细研)、硫黄(研细),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研匀。功能主治治湿疥浸淫,流溃遍体,大作瘭浆,搔之水出,小如粟粒,痒痛难任,肌肤湿润,经久不瘥。用法用量以生油调